“十四五”時期,我國將推進智慧社區建設,依託社區數字化&&和線下社區服務機構,建設便民惠民智慧服務圈,提供線上線下融合的社區生活服務、社區治理及公共服務、智能小區等服務。豐富數字生活體驗,發展數字家庭。
“一直以來,貝殼就是社區建設的積極響應者,服務者與門店是其天然的公益資源。”貝殼找房副總裁賈生平&&。
2021年,貝殼圍繞社區公益活動、日常便民服務等形式,逐漸構築起制度化、專業化、常態化的社區志願服務體系。
跨過“數字鴻溝” 讓社區老人享受數字便利生活
手機購物、手機約車、手機購票……隨着我國網絡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智能終端設備,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
“公益不僅是幫那些生活有困難的人,也是讓我們去看見那些被忽視的群體,看見他們被忽視的需求。”貝殼相關負責人&&,為了幫助老人適應“線上”常態化的智能生活,貝殼公益自2018年發起“我來教您用手機”社區助老公益項目,讓網絡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增加便利和樂趣。
據了解,該項目由定期在社區舉辦的公益課堂和到店諮詢答疑兩種形式組成。其中,定期在社區舉辦的公益課堂授課”內容一般是老年人需求比較強烈的智能手機功能、微信功能、生活相關功能等課程;到店諮詢答疑則是貝殼公益利用&&影響力,實現老人可隨時到貝殼連接的經紀品牌門店進行手機使用諮詢,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截至11月底,“我來教您用手機”項目走進全國48個城市1732個社區,開展手機培訓課程超過7000節,服務人次約25萬人次。
2021年,貝殼投入超過千萬資金、資源用於“我來教您用手機”項目的運營,並向全國貝殼連接的新經紀品牌夥伴、門店發起“百城萬店愛在線 我來教您用手機”的活動倡議,鼓勵門店以及經紀人志願者,走進更多社區為有需要的老人服務。同時,貝殼專門為老年人研發的《手機使用手冊》,通過門店和官方微信免費向社會發放。
身邊的“補給站” 社區的“好鄰居”
社區作為城市社會的基本單元,是社會治理的“最後一公里”。2019年5月,在貝殼黨委的支持下,鏈家黨委和北京鏈家公司共同啟動“社區好鄰居”共建項目,打造“一站三隊”社區服務體系,將每個鏈家門店建設成居民離不開的“城市補給站”,建立“便民服務隊”、"社區共建隊"和“愛心公益隊”三支隊伍,讓所有經紀人都成為“社區好鄰居”。
日常生活中,生活垃圾、建築垃圾、有害垃圾等“垃圾”無處不在。北京垃圾分類條例的實施,既能有效地節約原生資源,又能改善環境質量,帶動綠色發展。北京鏈家志願者們積極參與到社區垃圾分類工作中,值守所在區域垃圾桶站,幫助業主強化垃圾分類意識、增加垃圾分類常識,取得業主“被動”參與垃圾分類到“主動”督導、宣傳垃圾分類的亮眼成績。
社區便民方面,貝殼與新經紀門店為社區提供多種免費服務,滲透生活方方面面的需求,包括應急打印複印、詢路指引、應急雨具、便民飲水等。2021年高考期間,貝殼攜手超過70個新經紀品牌聯合推出“高考服務站”,覆蓋70多個城市、1.4萬多家社區門店,為廣大考生及家長提供進店休息、應急接送、應急物資發放等多項愛心便民服務。從2020年開始,從武漢到全國的社區抗疫中,總能看到貝殼及其合作門店的志願者們的身影,他們總是出現在社區最需要的地方,成為社區值勤風景中的一員。
北京鏈家望京北大區黨支部書記任立傑經常組織參與志願服務,她説,“雖然很累,也會和工作時間有衝突,但是一想到是我們幫了鄰居們的忙,就覺得這事兒有意義,累點兒也值得!”
從洞察社區痛點的雲打印小程序、到長期教老人用手機,從積極參與社區志願工作的經紀人到解決特殊群體租房困難,貝殼和新經紀品牌門店一起,不斷用愛心志願行動回饋社區鄰里。
為了實現“更美好的居住”,貝殼不斷創新發展有效的新模式、新舉措,貝殼董事長兼CEO彭永東&&,“貝殼將專注提升品質和對服務者的技術助力,創造更多社會價值,為服務中國家庭的美好居住生活持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