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傳播的社會實踐與學科發展-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9/28 17:42:29
來源:傳媒微信公眾號

健康傳播的社會實踐與學科發展

字體:

  健康不僅是促進個人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健康日益成為國民生活的重要關注點之一。2015年10月,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2019年7月,國務院成立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制定印發《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等文件。這些規劃和文件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健康事業的高度重視。實現國民健康長壽,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要標誌,也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為呼應“健康中國”的宏偉藍圖與行動綱領,順應全民共建共用“大健康”的時代需求,2022年8月6日,中國人生科學學會健康傳播專業委員會在京成立並召開以“健康傳播:發展路徑與傳播自律”為主題的首屆中國健康傳播三十人論壇。

  健康傳播是一種將醫學研究成果轉化為大眾健康知識並通過態度和行為的改變,來降低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有效提高一個社區或國家生活品質和健康水準為目的的行為。實踐證明,人類社會歷經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健康傳播涉及內容相當廣泛,不僅包括身體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不僅包括疾病預防,也包括健康生活方式的養成。健康傳播在各種媒介和渠道以促進健康作為目的進行生産、分享、傳遞、擴散與健康有關的知識和資訊。

  可以説,健康傳播擔負著合理引導公眾預期,營造更好的健康事業發展氛圍之重任。健康傳播事業的發展需要衛生健康工作者、新聞工作者、傳播學者和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援和參與。健康資訊的傳播離不開傳播工具和傳播渠道的不斷拓展。資訊傳播技術的飛速發展帶給健康資訊和健康知識新的傳播發展路徑,其迭代升級不僅改變了媒介的運作邏輯和人們的媒介使用習慣,也促使健康資訊傳播的新場域應運而生。健康傳播的社會實踐,既給傳播層面以技術賦權和平臺擴展,也給傳者與受者帶來了誘惑與挑戰。

  一方面,社交媒體去中心化的特徵釋放了健康資訊傳播主體的自由和熱情,共同編制了更加多元的健康話語網絡,健康傳播大V成為傳播場域的有生力量。職業醫師、醫學專家、健康研究專家等可以通過自媒體平臺向公眾普及健康知識;病患可以借助網絡線上問診,獲取優質醫療資源;病友之間也可以借助網絡交流心得,緩解焦慮。AR、VR以及元宇宙在內的智能媒體技術為健康傳播提供了沉浸式的空間與環境,虛擬傳播空間為健康傳播注入了活力。

  另一方面,社交媒體的海量健康資訊挑戰了普通公眾的辨識能力,魚龍混雜的健康資訊存在誤導受眾的風險,特別是某些以攫取流量謀求變現的傳播行為亟待治理。有些健康科普作品或多或少地存在虛假資訊、恐懼訴求等問題,不僅幹擾了受眾對自身生命健康狀態的判斷,還有可能降低公眾對醫務工作者的信任。因此,虛假健康資訊的治理一直是健康傳播研究領域的重要議題。

  健康傳播是公共衛生體係建設不可或缺的一環。健康傳播從業者要有責任感和使命感,從事健康傳播的主體都要有自律意識。不論是健康傳播自媒體平臺,還是參與健康傳播的個體都有責任和義務改善互聯網上的健康資訊傳播環境,健康傳播創作者要傳播科學的健康知識,不編造並傳播虛假健康資訊。面對良莠不齊的健康資訊,需要通過多方努力形成自律意識,促進優質健康資訊廣泛、有效、有序地傳播,共建和諧、真實、良好的健康傳播格局,最終達到提升全民健康素養的目標。

  在健康傳播社會實踐的推動下,健康傳播的學科發展正在快速推進,在公共衛生、醫學醫藥、新聞傳播等領域,參與或涉及健康傳播的研究人員在持續增加,學術共同體中對健康傳播的學科意識在逐漸提升,越來越多的高校已將其作為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的一個方向。在新聞傳播學領域,健康傳播作為傳播學的一個分支,正在更多高校獲得認可與發展,與此相關的研究項目也在蓬勃發展,相關的學會和協會成立健康傳播專委會、健康傳播分會如雨後春筍。

  在健康中國的大戰略下,健康傳播的社會實踐熱火朝天,健康知識與健康資訊的生産、傳播與吸納,在個體、集體與國家層面獲得越來越多的重視;同時,與此相關的知識需求體現在學術研究、知識生産和學科建制上,也在持續獲得高校以及科研機構的認知、認可與建設,健康傳播的社會實踐與學科發展比翼齊飛。(作者任孟山,係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院院長、教授,中國人生科學學會健康傳播專業委員會理事長)

【糾錯】 【責任編輯:李曉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