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脊柱側彎往往起病隱匿,早期不易察覺。北京協和醫院康復醫學科副主任技師袁望舒在新華網健康《青少年脊柱健康科普系列》中,帶來了“居家脊柱側彎自測法”——家長只需掌握“五步觀察”和“一項動作”,即可在家初步篩查孩子脊柱是否存在異常,為早發現、早干預提供參考。
袁望舒提示,測試前應讓孩子脫去上衣、腳下不穿鞋、放鬆自然站立,女孩需將頭髮盤起,以便清晰觀察背部線條。接着,家長可按以下五個要點依次判斷:
1. 看頭歪不歪——頭部是否保持中立位;
2. 比肩膀高低——兩側肩是否等高,有無“高低肩”;
3. 摸肩胛骨下角——雙側是否對稱;
4. 看軀幹兩側線條——是否一側凸、一側凹,體態是否對稱;
5. 畫頸7垂線——低頭找到頸後最突出的骨點(頸7),畫十字後立直,觀察該垂線是否正對臀縫中線。
若以上五項中有三項出現明顯不對稱或偏移,家長應盡快帶孩子前往醫院,由專業醫生進一步評估。
此外,袁望舒還介紹了一項國際公認的脊柱篩查方法——Adams前屈實驗。讓孩子背對家長,自然向下彎腰,雙臂自然下垂,觀察背部兩側是否等高。如出現單側隆起(俗稱“剃刀背”),尤其在背部或腰部位置,可高度懷疑存在脊柱側彎。
此外,家長們還可以使用手機自帶“水平儀”功能代替專業儀器“scoliometer”,從上到下沿孩子背部滑動,查看數值變化。“只要測得左右差值超過5度,就應盡快就醫。”袁望舒提醒。
她強調,居家自測不能替代醫學診斷,但可幫助家長儘早識別風險信號。“早期干預非常重要,尤其對正處生長髮育期的孩子而言,正確的姿勢管理和及時篩查,能有效避免小問題變成大彎曲。”
《青少年脊柱健康科普系列》將帶領公眾從居家可行的小動作做起,科學認識脊柱側彎的發生發展,幫助青少年從日常習慣中重塑體態,守護“脊”健康、挺起人生的脊梁。
【糾錯】 【責任編輯:白碧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