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隨着寵物保有量增加,人們與動物接觸機會增多,為了保護自己和他人,也為了保護寵物,狂犬病防控需要引起重視。”9月28日是第19個“世界狂犬病日”,湖北省武漢市疾控中心主任醫師朱政綱&&,所有溫血動物均可能感染狂犬病,其中哺乳動物既可以感染、又可能傳播狂犬病病毒,狂犬病疫苗是用於控制和預防狂犬病最重要的手段。
武漢市疾控中心主任醫師朱政綱。受訪者供圖
狂犬病病毒一旦侵襲人體中樞神經系統,引發恐水、怕風、吞咽困難等臨床症狀,病死率幾乎達到100%。因此,暴露後的規範處置成為預防狂犬病的最後一道防線。朱政綱強調,狂犬病並非不可戰勝,通過暴露前免疫或暴露後的規範處置(包括傷口處理、使用免疫球蛋白、全程接種疫苗等),可以有效阻斷病毒感染。他&&:“預防是應對狂犬病的唯一有效手段。”
在疫苗方面,狂犬病疫苗分為人用和獸用兩大類。人用狂犬病疫苗根據基質細胞的不同,主要有Vero細胞疫苗、人二倍體細胞疫苗、地鼠腎細胞疫苗和雞胚細胞疫苗等,均為世界衞生組織(WHO)推薦的現代細胞疫苗。我國主要使用地鼠腎細胞、Vero細胞和人二倍體細胞三種基質的狂犬病疫苗,其中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病疫苗被譽為“金標準”。
根據《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規範(2023版)》,狂犬病疫苗的接種程序分為“5針法”和“4針法”兩種。“5針法”要求在暴露當天及暴露後第3、7、14、28天各接種1劑疫苗;而“4針法”(即“2-1-1”接種程序)則要求在暴露當天接種2劑,暴露後第7天和第21天各接種1劑。相比“5針法”,“4針法”能讓患者少跑2次醫院,少打1針疫苗。
隨着國慶假期的臨近,朱政綱特別提醒大家,在外出游玩時務必與犬、貓及野生動物保持安全距離。若不慎被動物抓咬傷,應立即參考“三步法”進行應急處置:首先用大量清水(肥皂水更佳)沖洗傷口約15分鐘;其次用乾淨的敷料包紮傷口,避免二次傷害,若存在組織脫離情況,需用清潔容器妥善保管;最後及時趕往狂犬病預防處置門診,由醫務人員根據傷口暴露情況做進一步處理,並根據需要注射狂犬疫苗,必要時注射免疫球蛋白。
文/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朱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