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至29日,由中國報業雜誌社、湖南省益陽市資陽區委宣傳部主辦的“特色農業産業促振興 解碼經濟發展新引擎”全國主流媒體調研活動在湖南益陽舉行。來自全國多家主流媒體的記者深入資陽區農業産業一線,解碼資陽區以特色農業産業推動鄉村振興的創新實踐。
調研首日,媒體團走進岳麓山實驗室中藥材品種創制中心。中藥材品種創制中心主任曾建國介紹了中藥材種質資源庫建設情況,重點分享了智慧農業、生物育種、農産品精深加工等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這些創新技術為資陽區農業産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資陽區龍頭企業口味王工廠,現代化的農産品加工流水線井然有序地運轉。口味王集團代表介紹,企業已為當地創造就業崗位6700余個,其中90%為農村戶籍人員。新橋河鎮新勝村的益陽市勁松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通過盤活集體閒置土地建設了1500平方米的標準化生産車間,帶動200余名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讓村民既能照顧家庭又能獲得穩定收入。
走進資陽區長春鎮先鋒橋村,曾經雜草叢生的閒散土地如今已被成片木槿花海覆蓋。據先鋒橋村負責人介紹,資陽區木槿栽培歷史長達兩千餘年,2022年木槿花被正式確立為“區花”。資陽區與中南林科大、湖南農大、湖南中醫藥大學等高校深度合作,在貧瘠土地豐産栽培、病蟲害防治和産品深加工等方面取得突破。漫步在木槿花海中,蜿蜒的觀光棧道串聯起多個特色景觀節點。産品體驗區內,木槿花蛋撻、木槿花餅、涼拌木槿等“木槿花”IP美食以及木槿花護膚品琳瑯滿目。2024年,先鋒橋村通過木槿産業實現收益35萬元,幸福村實現收益11萬元,兩村惠及農戶300余戶。
在益陽明清古巷,東邊灣甜酒米酒館飄出陣陣醇香。店主李月紅介紹,張家塞鄉合興村甜酒製作技藝源自千年古街“齊頭山古街”,上世紀80年代就因獨特風味而聞名。依託省級非遺“張家塞甜酒釀造技藝”,合興村建立了完整的甜酒産業鏈,2024年,全村年産甜酒約500萬斤,産值突破3000萬元,帶動就業800餘人,村集體經濟收入達60萬元。
在6月29日召開的“特色産業助力鄉村振興”主題座談會上,資陽區政府、企業、媒體代表圍繞特色農業可持續發展展開深入交流。資陽區政府代表指出,特色農業産業已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帶動了冷鏈物流、包裝印刷等配套産業鏈的協同發展,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社會效益日益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