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多模態AI大模型與醫療級硬體深度融合,醫療智能時代開啟新篇章。在2025上海國際養老、輔具及康復醫療博覽會上,一款名為“藍小醫”的機器人將AI醫生、問診開方、健康監測、慢病管理、疾病早篩、緊急呼叫等功能融於一身,正成為應對老齡化挑戰的科技利器。
近年來,如何讓老年群體老有所醫、老有所健、老有所樂,成為亟待解決的社會課題。
“就醫配藥、慢病管理,是老年群體的‘剛需’。AI正在革新適老新生態,讓‘剛需’居家就能解決。”藍生健康科技總經理卓子濱介紹,作為藍生腦科旗下專業的腦病智能科技公司,帶來參展的AI多模態健康服務機器人,致力打造智慧健康守護新模式,搭載了健康檢測、AI醫生、便捷就醫、健康管理、安心守護、健康陪伴等六個功能模塊,匹配居家養老、社區養老等場景,全天候、全方位守護老人健康。
藍小醫連接醫用級檢測設備,可以精準檢測血壓、血糖、血脂、血氧、心電、尿酸、體溫等健康指標,所有數據同步到雲端健康管理&&,為智能健康管家提供決策依據,異常情況還可以實時預警,堪稱24小時在崗的“智慧健康哨兵”。
“傳統就醫模式對行動不便的老人猶如闖關,藍小醫依託‘三模三環三場景’重塑就醫體驗。”卓子濱介紹,藍小醫融合DeepSeek等三個大模型,貫通診前監測預警、診中智能診療、診後康復管理三個環節,覆蓋家庭、社區、醫療機構三個場景,視頻問診、電子處方、藥品到家一步到位,居家享受專業醫療服務。
藍小醫是基於DeepSeek全流程智能決策系統對醫療場景的深度賦能,覆蓋數據採集、分析、預警、干預全流程。例如,檢測生命體徵後,藍小醫會即時分析關鍵指標,結合歷史數據生成動態風險模型,第一時間預警潛在健康異常。同時,自動生成病情判斷、干預建議與個性化健康方案,讓醫生和老人都能“看得懂、用得上”。
AI醫生功能由專業醫療大模型提供支持。只需語音交互喚醒藍小醫,即可完成智能問診、病症分析、用藥建議等專業醫療響應。這一功能的引入,提升了藍小醫的臨床輔助價值,讓AI真正成為醫生的好幫手、老人的好管家。有需要時,還可以一鍵鏈結藍生腦科旗下醫院的醫生。
阿爾茨海默病病程漫長、進行性發展且不可逆,早防早篩工作至關重要。藍小醫結合專家大模型,能夠通過AI眼動追蹤技術,快速實現阿爾茨海默病智能早篩,幫助老年群體提前預測疾病風險。針對慢病患者,藍小醫還能提供服藥提醒、日程管理、就醫指導和緊急呼叫服務,真正實現健康管理零距離。
藍小醫目前已完成多項核心技術專利布局。同時,藍生健康科技正攜手多所知名高校及三甲醫院,推進人工智能與醫療健康深度融合的聯合研發項目,持續夯實科技創新與臨床應用雙輪驅動的發展路徑。
藍生腦科始終堅守“敬佑生命,致力全民腦健康”的使命,在智慧醫療建設上不遺餘力,努力讓患者少走路、多省心。近年來,依託藍生健康科技,構建起了“三位一體”的智慧醫院體系,創辦了腦病一站式服務雲&&,建成了雲數據中心、雲影像中心,逐步形成了線上線下閉環的醫療服務體系,為患者享受優質、高效、便捷的醫療服務提供了藍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