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由新華網主辦、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學術支持的“2024健康中國促進大會”在北京召開。會上,東莞市婦幼保健院“一體兩翼打造‘中醫+婦幼+信息’的融合發展樣板”“黨建引領文化建設 三力打造‘患者友好型’醫院”的經驗做法入選“2024健康中國實踐案例”。
一體兩翼打造“中醫+婦幼+信息”的融合發展樣板
東莞市婦幼保健院創新設立以中醫融入全生命周期的服務體系,將中醫藥工作納入醫院“十四五”發展規劃,院長帶頭成立中醫藥重點專科和特色專科建設項目管理領導小組。通過“一體兩翼”的發展模式,抓好“婦孺國醫堂”這一陣地主體,緊盯“臨床+保健”兩個主翼發力點,全方位構建中醫藥服務全生命周期的發展模式,形成以婦孺國醫堂為領頭雁、全院協作的集養生、保健、康復、治療為一體的全生命周期中醫藥服務體系。
統建中醫“大專科”,服務質效跨越式增長。整合成立大中醫科(婦孺國醫堂),下設婦科、兒科、男科、疼痛科、內科及治未病等亞專科。目前,科室研究生以上學歷佔比80%;聘有國家級及省級教授5人;建成江西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岐黃國醫書院明醫傳承工作站。2024年引進並掛牌成立林天東國醫大師工作室分站及中國中醫科學院房繄恭教授卵巢早衰專科門診。
創新中西醫“深融合”,診療成效倍增式提升。通過營造“西學中”的婦幼氛圍,建成中西醫結合示範病區,打通婦幼專科合作渠道,醫院建成了圍繞幼兒期至老年期的全周期、全鏈條、全方位、全過程的中醫健康守護模式,群眾“一站式”中西醫醫療保健服務的獲得感大幅提升。
注重中醫“強內功”,提升群眾健康幸福感。充分發揮中醫藥保健積極作用,建成500平米的中醫治未病中心,推出專科特色中藥協定處方40項,開展火龍罐、穴位埋線、小兒推拿等60余種中醫適宜技術。目前,科室還增設午診、夜診,方便群眾靈活就醫,促進中醫藥服務擴容增效。
聚焦社會“服務圈”,全面強化幫扶成效。打造“中西醫合璧助力婦兒健康”支部活動品牌,近三年來,組織義診活動90余場、進校園活動32次,發布科普視頻、線上直播、科普文章近百數量,服務覆蓋群眾近200萬人次。科室成員先後援藏、援非,大力推動東西部協作,前往韶關、銅仁進行對口幫扶交流活動,有效助力當地中醫發展。
黨建引領文化建設 三力打造“患者友好型”醫院
醫院全面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於2020年啟動醫院文化建設並列入醫院“十四五”發展規劃,通過強化黨建引領、人文關懷、健康促進,打造“玉蘭醫院”品牌,凝聚高質量發展的向心力、親和力、影響力。
強化黨建引領,凝聚高質量發展“向心力”。築牢“黨建+業務”政治底色。推進黨支部標準化建設,構建起以黨支部為核心、科室為主體、黨員幹部共同參與的支部工作和服務體系,打造12個具有社會影響力的黨建品牌。將“黨建+學科建設”品牌資源創新轉化為業務發展優勢,多次獲得全國婦幼保健機構績效考核A+成績。
夯實“人才+院風”發展基礎。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推進薪酬改革,實現員工全方位同崗同薪。制定實施文化育人措施,覆蓋醫、護、技人才全職業生涯周期。組建玉蘭醫德醫風群,積極培育玉蘭先進典型,推選道德模範、開展道德講堂,全面營造為患者着想的玉蘭風尚。
強化人文關懷,提升高質量發展“親和力”。聚焦溫暖救護提質增效。統籌推進“全院一張床”,啟動精益醫療管理、SGS國際服務質量認證項目,抓實“診前→診中→診後”27項舉措提升服務品質,形成婚、孕、産、保、育等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務新模式,實現患者與員工雙重滿意。開設中醫專家夜間門診、周末專家門診,方便群眾靈活就醫。除此之外,還通過採取一系列舉措,充分彰顯玉蘭醫院“生命花開溢清芳”的精神內涵。
堅持以人為本用心服務。圍繞婦女兒童全生命周期健康,全面打造尊重患者、方便患者的溫馨就醫環境。將文化形象充分融入門診大廳、導視系統等環境改造項目,並建成全省規模最大、全市首個兒童保健特種空間。打造玉蘭文化長廊,建成婦産綜合樓,配套設計玉蘭悅讀角,建成5000平方米的溢芳樂園。打造“夢想醫生”人文關懷志願服務品牌。
強化健康促進,增強高質量發展“影響力”。通過結對幫扶、進社區、進校園等活動形式,發揮黨員在“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實踐活動中的先鋒作用,將理論宣講與醫療幫扶共同送上門。2021年與東莞市殘疾人托養中心結對共建項目獲得廣東省市直機關“先鋒杯”一等獎,實現東莞市“零”的突破。基於群眾對於醫療科普的求知需求,打造了以科普教育為核心的內外互聯全過程的宣傳矩陣,營造了良好的醫學科普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