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邢念增:前移早篩關口 一體化管理提升前列腺癌診治療效-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6/16 08:28:19
來源:新華網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邢念增:前移早篩關口 一體化管理提升前列腺癌診治療效

字體:

世界衛生組織癌症研究機構最新發布數據顯示,前列腺癌是全球發病數男性第二大癌,且已連續多年成為我國男性泌尿系統中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據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中國癌症負擔報告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前列腺癌新發病例數13.42萬人,前列腺癌死亡病例數4.75萬人,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持續升高。

“中國人口老齡化以及早期就診率低是導致前列腺癌發病率、死亡率不斷增長的重要原因,而早期治療成本遠低於晚期。”近日,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邢念增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加強前列腺癌早篩早診的宣傳教育,對前列腺癌高風險人群進行癌症防治科普教育及規範化治療知識,普及前列腺癌疾病知識,提升民眾對於前列腺癌篩查的積極性和依從性,通過全社會的努力關愛中老年男性健康。

強化防治科普宣教,提升公眾早篩早診意識

前列腺癌早期症狀隱匿,我國多數前列腺癌患者確診即晚期。而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時間與其臨床診斷時惡性腫瘤分期密切相關。我國前列腺癌初診病例以臨床中晚期居多,臨床局限性病例僅為30%,導致我國前列腺癌患者的總體預後較差。

當前,前列腺癌篩查主要有直腸指檢以及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篩查。邢念增解釋稱:“相對來説,直腸指檢,痛苦程度和羞恥感較強,公眾往往加以避諱。而PSA篩查只需抽血檢查,更加方便,痛苦感更小,患者依從性強。PSA篩查大幅提高了前列腺癌的檢出率,可以大幅降低前列腺癌死亡率。”

根據臨床檢測數據,正常情況下,血液內的PSA值在4ng/ml以下,異常患者就要及時就診。

隨著生物醫學的快速發展,多項前列腺癌早期檢測技術相繼問世。例如,測量前列腺特異性抗原的異構體、前列腺健康指數等指標;隨著影像技術的普及和不斷升級,多參數磁共振成像和利用PSMA(前列腺特異性膜抗原)標記的PET-CT在前列腺癌的診斷上都有不俗表現,因此這些技術已經被納入多項臨床指南作為推薦的檢測手段。

邢念增認為,促進前列腺癌防治關口前移勢在必行。早在2008年,美國就開展了針對75歲及以上的男性進行的基於PSA檢測的前列腺癌篩查;2012年更是覆蓋所有男性群體,不論年齡。隨著PSA檢測的前列腺癌篩查普及,美國前列腺癌的晚期診斷率逐漸下降,死亡率也逐漸下降,從1994 年至 2013 年的每年 3%~4%,下降至2013年至2020年的0.6%。日本2008年起推行前列腺癌篩查策略,轉移性疾病發生率從2000年21.3%降低至2014年的11.6%,前列腺癌5年生存率平均每年提升約11.7%。

在邢念增看來,應將其它癌症篩查的成功經驗運用到前列腺癌篩查中,將PSA篩查加入前列腺癌高危人群體檢項目,每兩年進行一次檢查,可顯著提高前列腺癌患者生存率。“雖然我國已明確前列腺癌篩查標準,但還未普及。擴大前列腺癌早篩早診範圍,增強大眾疾病意識,可進一步改善我國前列腺癌患者的總體生存率。”

完善前列腺癌醫療診治體系,提升規範化診療水平

由於我國幅員遼闊、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城鄉地區的醫生和患者在腫瘤的認識與治療方面存在差異,因此,推動前列腺癌治療的同質化、規範化、標準化格外關鍵。2021年,國家衛健委發布《“千縣工程”縣醫院綜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指出,力爭通過5年努力,全國至少1000家縣醫院達到三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水平。這也意味著社區醫院成為前列腺癌診治的重要一環,提升基層醫療機構規範化診療水平迫在眉睫。

在邢念增的構想裏,甲級醫院可以作為一級體系建設,社區醫院作為二級體系,推動分級診療模式在前列腺癌診療體系建設中的功能作用。通過二級體系,達到高危人群在社區中接受早期篩查的目的;通過一級體系,對在初篩後疑似為前列腺癌的人群進一步明確診斷及開展相應早期干預,以期實現降低前列腺癌死亡率的目的。

通過構建前列腺癌診療一體化中心,從普及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篩查著手,完成穿刺活檢、病理、治療到隨訪各個環節,打通患者在前列腺癌治療過程中的閉環,在規範前列腺癌診療流程的同時,實現了患者“一站式”全病程管理模式。

邢念增介紹稱,“國家癌症中心對包括前列腺癌在內的十余種腫瘤開展同質化診療培訓,我們通過成立專家隊伍,以培訓的方式,包括診斷、治療和現代化診療方案的進展分享等,使我國前列腺癌治療水平更加標準化、均質化。”

【糾錯】 【責任編輯:白碧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