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中國30年,羅氏制藥如何打造跨國藥企的中國發展範本-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5/21 17:58:12
來源:東方網

深耕中國30年,羅氏制藥如何打造跨國藥企的中國發展範本

字體:

“三十而立”,是中國文化對於“30”這個數字獨有的鍾愛,而2024年,正是全球醫藥巨頭羅氏制藥深耕中國市場的第三十年。

作為首家入駐浦東張江的跨國企業,三十年來,羅氏制藥為中國醫藥市場帶來了諸多創新産品惠及千萬患者,羅氏制藥已然成為上海生物醫藥産業的一張閃亮名片。

近日,以“華彩三十,聚氏未來”為主題的羅氏制藥中國30周年慶典在上海張江羅氏園區舉辦,羅氏制藥國際部負責人Padraic Ward、羅氏制藥國際部領導團隊代表、羅氏中國領導團隊、政府、醫生、患者、合作夥伴以及已退休員工代表等出席活動並見證這一時刻。

羅氏制藥中國30周年慶典活動

羅氏制藥國際部負責人Padraic Ward&&:“羅氏與中國的淵源已有百年,始終致力於提高中國民眾的健康水平。未來,依託中國良好的市場規模、經濟體量與創新生態,羅氏將在中國的創新機遇中加速前行,不斷深化在華布局,持續幫助中國患者改善生活質量。”    

羅氏制藥國際部負責人Padraic Ward致辭

28款産品覆蓋8大治療領域,踐行對中國市場的承諾

1994年,東方明珠落成,而這一年,在張江醫藥園區,佔地面積近3萬平方米的上海羅氏制藥公司也正式破土動工,浦東張江迎來首家跨國企業。在羅氏制藥之後,越來越多的跨國藥企、科研機構紛至沓來,將上海打造為全球聞名的生物醫藥産業熱土,而羅氏制藥也在這片熱土上,不斷創造著諸多個第一。

“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跨國企業之一,三十年來,羅氏懷揣著‘先患者之需而行’的初心,引領醫藥創新,優化創新生態,共創華彩篇章。站在而立之年的新起點,羅氏將繼續深耕中國市場,通過完整醫藥價值産業鏈的協作深化布局,攜手多方力量為中國患者聚力共築健康、美好、可持續的未來,助力‘健康中國2030’宏偉藍圖的早日實現。”羅氏制藥中國總裁邊欣&&。

羅氏制藥中國總裁邊欣致辭

作為血液領域的領導者,羅氏與中國速度同頻共振,不斷革新血液疾病治療標準,不斷加速惠及中國患者的步伐。從全球第一個靶向藥物美羅華在華獲批起,在20餘年時間帶來了全球首個血友病非因子預防治療藥物舒友立樂,人源化糖基化CD20單抗佳羅華,全球首個CD79b抗體偶聯物優羅華,全球首個作用於復發難治淋巴瘤的CD20/CD3雙特異性抗體高羅華,不斷革新侵襲性淋巴瘤和惰性淋巴瘤各線治療規範化治療及血友病預防診療新標準。值得一提的是,羅氏還成功實現了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症這一血液罕見創新藥派聖凱的中國首發。

在乳腺癌領域,羅氏引領乳腺癌走向精準治愈。從2002年帶來全球首個HER2陽性乳腺癌靶向治療藥物赫賽汀,到陸續引入“赫賽汀+帕捷特”雙靶療法以及國內首個ADC藥物赫賽萊,再到如今擁有了全新皮下創新劑型赫賽汀皮下製劑以及Phesgo,20多年來,羅氏幫助無數中國乳腺癌患者實現從身體治愈到心理治愈再到社會功能治愈的不斷升階,讓她們更少時間做病人,更多時間做自己。

而羅氏制藥將進一步深化中國布局,成為腫瘤和特藥領域的領導者,造福中國患者。憑藉在全球積累近20年眼科的豐富經驗和技術儲備,繼往開來,羅氏將開啟眼底診療創新領先新時代。羅氏在去年帶來了全球首個眼科雙特異性抗體藥物羅視佳,提升廣大中國眼底病患者的長期視力獲益並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

羅氏不斷帶來創新抗流感藥物,上至國家社稷,下達百姓藥箱。從家喻戶曉的抗流感藥達菲,到新一代“抗流感神藥”速福達,這是20年來首個獲批的具有創新作用機制的抗流感藥物,目前已實現醫保覆蓋,支持互聯網醫院在線購藥,為中國老百姓提供全新、便利、有效的流感解決方案,並拓展了5-12歲兒童的流感治療,為我國公共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添磚加瓦。今年,速福達又將實現本地化生産,更快惠及中國患者。

在産品之外,羅氏也始終肩負著對於社會和環境的責任與擔當,積極推動各方合作,共建可持續的發展未來。

30年來,羅氏在中國始終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創造了5000多個具有競爭力的就業崗位,擁有一流的工作環境,並積極推動包容、多元、平等、尊重的企業文化,連續多年榮獲傑出僱主獎項。羅氏通過創新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降低社會醫療成本,增加社會凈效益,從而提升居民福祉,在營收,納稅等領域持續為上海和中國經濟發展不斷貢獻力量,為經濟發展添磚加瓦。羅氏也在錨定綠色低碳發展戰略,貫徹落實雙碳制度行穩可持續發展之路,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注入綠色能量。

在藥物可及性方面,羅氏不斷探索多元模式提升創新産品的可及性和可支付度,積極參與和助力國家醫保在內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可持續發展,目前,羅氏共有14款創新藥品,通過談判進入醫保。未來,羅氏希望全力擴大創新藥物可及性,讓中國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創新藥,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羅氏制藥領導團隊,從左到右依次為:羅氏制藥中國總裁邊欣;羅氏中國創新中心負責人沈宏博士;羅氏全球藥品開發首席運營官,羅氏全球藥品開發中國中心負責人李昕博士;羅氏制藥國際部負責人Padraic Ward;羅氏技術運營部中國區負責人周紅軍;羅氏全球合作部亞洲區負責人Harm-Jan Borgeld博士

邁向未來再升級,創新有了“中國芯”

經典藥物的誕生離不開雄厚的研發實力。

2004年,羅氏制藥中國研發中心落地張江,這是羅氏在新興市場設立的第一個研發中心,也是跨國藥企在上海獨資建立的第一個研發中心。如今,這一研發中心已升級為中國創新中心,並擁有新藥研究與早期開發的獨立決策權,從而能夠更為敏捷地響應中國患者需求,靈活規劃研發方向,並將“中國創新”帶向全球。

“在過去20年裏,我們持續加大在華研發投入,逐漸建立起了250位科學家組成了羅氏中國創新中心。我們立足於藥物發現和早期臨床開發,擁有戰略和管線的自主決策權,覆蓋腫瘤、免疫、代謝等疾病領域。”羅氏中國創新中心負責人沈宏博士向記者透露。

沈宏博士還&&,羅氏中國創新中心已取得諸多成果。截至2023年底,基於創新中心産生的發明專利已超300件,其中一半以上已經在中國,美國,歐盟,或日本獲得專利授權。此外,創新中心與全球研發相關部門合作已經成功將10款藥物分子推到臨床試驗階段。

自主研發之外,與本土企業的合作也是羅氏亮點之一。

以羅氏中國加速器為例,目前,這一加速器已擁有十余家本土創新企業成員單位,達成超過10項早期研發合作。此外,近兩年羅氏先後與三家本土創新藥企達成三項全球獨家授權許可,共同開發多個腫瘤領域的創新性治療藥物,推動更多中國創新惠及患者。

站在羅氏中國過去30年的輝煌成績之下,下一個10年,羅氏中國將繼續與中國同頻共振,充分利用中國的患者規模、研發速度等優勢,針對中國高發重大疾病領域和同疾病領域最佳的早期研發,更多地同高校、機構、企業等展開闔作,優化創新生態,提升新藥研發能力、臨床開發能力,加速本土創新的推進。

【糾錯】 【責任編輯:白碧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