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以嶺院士:絡病理論創新者 助推中醫藥現代化發展-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2/25 12:48:03
來源:新華網

吳以嶺院士:絡病理論創新者 助推中醫藥現代化發展

字體:

2月2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絡病理論創新轉化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吳以嶺在第二十屆國際絡病大會上分享了關於《絡病理論體系構建及其轉化應用》的學術報告,通過對傳統中醫理論的深入研究,並將理論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以推動中醫藥成果的創新與轉化;同時還探討了中醫藥在當今世界生命科學領域的地位和未來發展趨勢。

大會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張伯禮點讚吳以嶺院士在絡病理論領域的貢獻和創新成果。他指出,絡病理論作為中醫藥傳承創新的典範,在以吳以嶺院士為代表的國內外專家的共同努力下,經過40餘年的砥礪創新,在絡病理論傳承創新、提升臨床療效、創新藥物研發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也總結了“理論為先,循證為王”的成功經驗,有力推動了中醫藥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和中醫藥事業發展。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吳以嶺院士團隊還開闢了抗衰老研究的新領域,並已取得階段性突破。

吳以嶺院士在其上述學術報告中,詳細闡述了絡病理論的發展歷程與最新研究成果。他回顧了絡病從《黃帝內經》起始,歷經張仲景、葉天士等歷代醫家的豐富和發展,至今日已成為中醫藥發展史上的第四個里程碑。基於絡病理論創新轉化全國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團隊致力於絡病理論創新、臨床重大疾病診療以及創新藥物研發三位一體的全面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絡病理論創新轉化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吳以嶺

“絡病涵蓋現代醫學中的眾多重大疾病,如心腦血管病、糖尿病併發癥和腫瘤等。”吳以嶺院士説,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我們系統地構建了絡病理論體系,並創立了中醫絡病學這一新學科。中醫絡病學列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高水平中醫藥重點學科,通過絡病理論指導下的臨床實踐,一個門診已經發展成為國家級三級甲等中醫院,且在此基礎上研發出了14種專利新藥,其中10種進入國家醫保目錄,10個列入專家共識、診療指南、高校教材,5種被列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更獲得了6項國家科技進步大獎。

據了解,絡病研究的重大突破之一是中醫脈絡學説構建及其指導微血管病變,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新時代中醫藥標誌性科技成果排名第一在治療心血管疾病方面,通心絡是標誌性藥物之一。多項大規模臨床研究表明,通心絡對穩定頸動脈斑塊、改善急性腦梗塞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以及降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死亡率等方面均有作用,相關研究成果在世界頂級醫學雜誌《JAMA》發表,産生了重大國際影響。

此外,在治療心律失常方面,參松養心治療心律失常突出的特點是“快慢兼治,整合調節”;在治療慢性心衰方面,2023年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上,公布了“芪藶強心膠囊治療慢性心衰複合終點事件的評估研究”的成果。該研究採用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多中心臨床研究方法,首次完成芪藶強心對慢性心衰複合終點事件的3119例臨床循證研究。

上述研究結果顯示,芪藶強心聯合標準化治療降低慢性心衰主要複合終點事件發生風險較對照組下降22%(降低心血管死亡風險、降低心衰惡化再住院風險),為改善慢性心衰遠期預後提供有效治療藥物。芪藶強心膠囊還被列入中華醫學會《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中國擴張型心肌病診斷和治療指南》。

“氣絡學説的提出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絡病理論體系,尤其是其應用於抑鬱症、失眠症及糖尿病等多種疾病的治療中,顯示出調平效應。”吳以嶺院士介紹説,八子補腎膠囊則是根據氣絡學説精氣神理論研製出的抗衰老藥物,通過大規模的抗衰老實驗研究證實,該藥物能從多方面阻抑衰老機制,延長哺乳動物自然壽命,並對多种老年性疾病具有防治作用。

張伯禮院士在點評中再次肯定了絡病理論的重要地位及其在臨床治療方面的價值。他&&,吳以嶺院士團隊運用絡病理論開展的一系列嚴謹科學的研究,特別是營衛理論和“孫絡-微血管”學説,為中西醫結合治療微血管病變提供了新的突破,開拓了系統理論指導下糖尿病微血管病、心血管病、腦血管病等治療的新途徑,對整個中醫藥領域乃至全球健康事業做出了應有貢獻。

【糾錯】 【責任編輯:吳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