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舉辦以來,進博會已成為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窗口、推動高水平開放的&&、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産品。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藥品研製和開發工作委員會 (以下簡稱 “RDPAC”)會員企業高度重視進博會,並將其作為深度參與中國醫藥産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健康中國的重要機遇。2023年11月,23家RDPAC會員企業亮相第六屆進博會。
11月6日,RDPAC及成員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發起“引領醫藥創新和行業合規,助力高質量發展”倡議,並與新華網共同組織了關於醫藥行業創新和合規議題的對話,深入探討通過推動醫藥創新和推進行業合規建設,助力醫藥行業高質量發展和造福中國患者的實踐經驗及可行路徑。
RDPAC執行委員會副主席、諾和諾德全球高級副總裁兼大中國區總裁周霞萍
新華網:近年,隨着國家健康事業的不斷發展,醫療衞生投入不斷增加,以及互聯網醫療、人工智能、大數據精準醫療方面的飛速發展,中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醫療健康市場。面對龐大的中國市場,諸多在華外資藥企將高質量的醫藥産品和服務更快速、更及時地惠及全國患者及民眾。請您談談作為醫藥企業來説,我們應該如何推動進高質量發展,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周霞萍:助力“健康中國”建設,醫藥企業主要可以從四個方面推進高質量發展。第一,在華持續深化布局,更好地服務患者。諾和諾德植根中國29年,實現全産業鏈布局升級,形成了“雙中心,三引擎”戰略布局,將有效地協同互促,提升效率。今年,公司全産業鏈發展成果卓著。例如,生産層面,在華銷售的胰島素産品實現地産;研發層面,成果納入全球管線;同時,在運營層面,我們在浦東的現代化物流倉儲中心項目也已經啟動。
第二,創新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根本之道,也是制藥企業對於中國患者和健康産業的核心貢獻。以諾和諾德為例,參展進博五年間,我們引進了5款創新藥和4款注射裝置,超過之前10年的總數。本屆進博會,我們展示了一款創新藥的臨床研究文獻——一週注射一次的基礎胰島素Icodec的臨床研究文獻。這是諾和諾德首次同步在中國、歐盟與美國完成臨床試驗,同步遞交新藥上市申請(NDA)。
第三,擴大朋友圈,建立創新的生態系統,攜手各方,共同滿足患者的需求。6日我們宣布了數字化健康生態夥伴聯盟的成立,攜手眾多健康生態圈合作夥伴,探索以患者為中心的未來數字化解決方案。
第四,健康生態系統需要有利的政策環境,從而培育創新的土壤。醫藥企業應該與各方積極探索,支持可持續醫療體系的建立,包括推動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建設,提高創新藥物的可及性。同時,知識産權保護是醫藥創新的基石,激勵創新藥企持續推動研發創新,讓患者不斷有創新藥可用。
新華網: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對醫藥企業來説,創新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最至關重要的因素,然而創新也並非易事,這是一項需要高投入、高風險的工作。同時我們知道中國醫藥創新仍處於起步階段,創新産業鏈各環節能力薄弱。作為一家在華投資的醫藥企業,您覺得創新發展該如何破局,如何助力提升中國創新能力?
周霞萍:得益於中國醫藥衞生改革的持續深入,目前新藥審評審批的速度大大加快,藥品准入速度不斷提升,政府鼓勵全球同步研發,對於創新藥企來説是很好的機遇。
諾和諾德希望把握機遇,逐步實現在研發創新領域的“三個願望”,踐行對中國患者的長期承諾:第一個是加速創新藥引進,希望通過持續的研發投入和創新合作,加速創新藥物進入中國市場,並進入新的疾病領域;第二個是推動創新藥在中國和全球實現同步獲批,通過“中國同創”項目,讓中國患者與全球患者同步獲益於我們的創新成果;第三個是踐行“在中國,為中國,在中國,為全球”的創新承諾, 加強中國對全球創新研發的貢獻。作為一家有着百年創新歷史,進入中國29年的企業,我們將竭盡所能,支持中國可持續醫藥創新能力的提升,助力中國躋身全球醫藥創新第一梯隊。
新華網:對於醫藥企業而言,其高質量發展不僅僅關乎行業前景,更關乎國家和人民的健康福祉。而創新是醫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請用一句話闡述公司在創新可持續發展上的堅定承諾。
周霞萍:在諾和諾德,創新源於我們的使命,創新是我們的核心貢獻,我們將繼續加速創新、擴大合作,助力健康中國2030,造福更多患者,推動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