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11日,以“聚力同行·賦能共贏”為主題的2023中國醫療器械産業峰會暨國藥器械生態大會在河南鄭州舉辦,3500多名政商學界代表齊聚大會。會議期間,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長郭子芳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醫療器械行業應加快創新技術突破,促進生態鏈上下遊合作,推動國産材料廣泛應用。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長郭子芳
新華網:産學研合作是國家創新體係建設的重要內容。2021年,北化院與國藥器械研究院共同建立了醫衛材料聯合實驗室,請問創建聯合實驗室的初衷是什麼?
郭子芳:我們的初衷是上下遊結合,産學研合作。國藥器械的優勢在于設備的研發、行業研究和産品注冊,北京化工研究院主要優勢在于材料的開發,和多年高分子材料和精細化工産品的沉淀和積累。雙方通過建立聯合實驗室,推進在醫療器械領域的合作,加快技術開發,提升國家在醫療器械方面的技術水準。
新華網:醫衛材料實驗室目前發展如何?在醫療器械新材料方面有哪些創新突破?
郭子芳:我們的材料布局分為幾方面,第一方面主要布局人民生命健康科技前沿,包括可控降解的體內植介入材料,例如骨組織的修復材料、體內可降解的補片材料等,目前這些材料已經取得突破,正在進行動物實驗。第二方面是承擔國家戰略科技攻關力量,解決國家急需的産品材料,包括COC材料、PMP、微載體等,COC已完成技術攻關,微載體正在進行商業批驗證。第三方面主要為大宗醫用衛生材料,包括用于輸液袋相關材料、一次性注射器用材料、一次性反應器材料等,部分産品已取得認證和批量生産供應。
新華網: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個規模龐大、結構合理、技術先進的産業體係。我國醫療器械新材料産業國內發展現狀如何?北京化工研究院在醫療器械新材料産業創新方面,有哪些舉措?
郭子芳:這幾年在政策大力支援下,我國在新材料的開發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是醫療衛生新材料方面還存在不足。因為應用的領域不廣泛,一些醫用材料沒有進行規模化的生産,應用廠家品質穩定性、均一性還有待提升。其次,我們下遊的生産企業也對國産材料缺乏信任不願意試用。下遊的生産企業要支援國産的原材料,在試用的過程當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存在的不足,才能使國産原材料更快地走向成熟。解決問題的關鍵點就是通過産學研合作加快國産化新産品的應用。本次生態大會是非常好的交流平臺,上下遊結合,可以和很多醫療器械的生産企業、研發企業交流探討,同時了解他們在材料應用過程中的需求,從而進一步推動國家在醫療器械以及醫衛材料方面的發展。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長郭子芳(右)
新華網:北京化工研究院在新材料的研發方面還有哪些舉措?
郭子芳:在中國石化總部的大力支援下,我們在2021年2月24號正式成立了醫衛材料研究所,主要解決科技前沿、國家重大需求的關鍵材料和大宗應用材料方面的問題。醫衛材料研究所作為我院改革的一個試驗田,有很多新的政策支援。在中長期激勵方面,我們有幾種新的措施,比如成立混合所有制企業,目前正在探索;我們還可以採用技術入股,讓科研團隊加入到新的技術推廣應用的企業當中,持有一定的技術股份,根據生産廠的盈利情況給予分紅獎勵;也可以採用技術轉讓,按照轉讓費的一定比例提成,按照大家的技術貢獻來給分配獎金。
新華網:國藥器械生態大會自2020年舉辦以來,受到業內廣泛關注。聚力同行,賦能共贏,您認為此次大會的舉辦將為行業的高品質發展注入怎樣的力量?
郭子芳:本次大會對于我們而言就是“生態鏈上下遊的串聯”。大會中大家坐在一起互相探討醫衛材料方面,包括醫衛器械方面在開發過程當中存在哪些問題和需求。通過這次大會,我們能更精準地找到國家在醫用材料方面的痛點,進而結合上下遊的優勢,加快技術的開發,促進醫療器械的高品質發展。
為期3天的2023中國醫療器械産業峰會暨國藥器械生態大會由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醫學裝備協會指導,國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國藥集團中國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聯合主辦,鄭州市商務局協辦,國藥集團上海數智博醫療器械科技有限公司承辦。論壇旨在進一步促進醫療器械行業原創和關鍵技術與産業的深度融合,實現産業鏈和創新鏈的深度合作,打造醫療器械産業的創新生態,全面服務“健康中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