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2022中醫藥年度科普人物與科普作品頒發證書儀式在京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華中醫藥學會學會副會長仝小林,中華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陸靜現場分別為“2022中醫藥年度科普人物”和“2022中醫藥年度科普作品”入選專家及代表頒發證書。
2022中醫藥年度科普人物證書頒發儀式
北京中醫藥大學翟雙慶,北京中醫藥大學高思華,中國中醫科學院張雪亮,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張立軍,上海市光華中西醫結合醫院程少丹,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龐博,北京市鼓樓中醫醫院李同達,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家中醫體質與治未病研究院俞若熙等專家及獲評代表到會議現場領取2022中醫藥年度科普人物證書。
2022中醫藥年度科普作品證書頒發儀式
《本草廚房》主編:張林,《醫藥文物背後的故事》主編:盧穎,《調好腸胃百病消》主編:李博,《百家講壇—— 中醫話節氣系列科普片》講師:王國瑋等專家及獲評代表到會議現場領取2022中醫藥年度科普作品證書。
入選代表國醫大師李佃貴發言
國醫大師李佃貴作為2022中醫藥年度科普特別人物,為本次會議錄製發言視頻,他指出,現在國家對科普工作愈發重視,越來越多的中醫藥科技工作者也投身於科普事業,開展年度科普人物與科普作品的表揚是學會團結致力於中醫藥科普工作的集體與個人的重要措施,希望該項工作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同時也呼籲更多中醫藥科技工作者能多參與科普工作,為中醫藥科普事業做出貢獻。
入選代表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校長翟雙慶發言
翟雙慶作為現場發言代表,他指出,中華中醫藥學會每年遴選年度科普人物和科普作品非常重要,是樹立中醫藥科普榜樣典型的重要抓手,也希望更多專家,像重視科學研究一樣重視科學普及。針對中醫藥科普工作,他認為要用老百姓能聽得懂的語言講解晦澀難懂的中醫藥知識;要建設規範、標準的中醫藥科普知識內容,比如建設《中醫藥科普標準知識庫》;要傳承發揚中醫藥文化,為建設“健康中國”提供助力。
據介紹,中華中醫藥學會自2020年開始遴選中醫藥年度科普人物與科普作品,截至目前共有29位科普人物與24項科普作品入選。本項工作的實施,旨在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
2022中醫藥年度科普人物與科普作品
入選人員名單
一、2022中醫藥科普人物
(一)2022中醫藥科普特別人物
李佃貴
(二)2022中醫藥科普影響力人物
李燦東、張忠德、翟雙慶、何清湖、高思華、張雪亮、
楊雲柯、張立軍、何富樂
(三)2022中醫藥青年科普人物
程少丹、龐博、李同達、楊艷梅、俞若熙
二、2022中醫藥科普作品
(一)2022中醫藥科普圖書
1. 《中醫名家談節氣養生與文化》與《中醫名家談節氣防病與文化》叢書
總主編:張伯禮
2. 《骨傷專家談骨健康——脊柱疾病》
主編:朱立國
3. 《本草廚房》
主編:張林
4. 《漫畫中藥故事系列》4 冊
主編:楊柏燦
5. 《中醫中藥在身邊》
主編:戴恩來
6. 《醫藥文物背後的故事》
主編:盧穎、韓曉雯
7. 《調好腸胃百病消》
主編:李博
8. 《春去秋來話節氣》
主編:杜炯
9. 《急救知識掌中寶》
主編:丁邦晗、劉荃樂
10.《兒童四時節令保健》
主編:姜永紅、馬傑
(二)2022中醫藥科普影視頻
《百家講壇—— 中醫話節氣系列科普片》
出版單位: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講師:王國瑋
(三)2022中醫藥網絡科普作品
1.《廣醫七式拍打操》
發布單位/創作單位: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
2.《杏林頑童的五行物語》中醫藥科普系列微動畫
創作單位: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3.《二十四節氣養生茶》系列短視頻
發布單位/創作單位:浙江電視台教科影視頻道《養生大國醫》欄目
(四)2022中醫藥科普展覽展品
《岐黃有術 本草良方——2022 年中醫藥抗疫專題》
展覽組織單位: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
展覽開發單位:深圳中醫藥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