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卵巢癌日丨“婦癌之王”,我們該如何應對?-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5/08 08:46:45
來源:新華網

世界卵巢癌日丨“婦癌之王”,我們該如何應對?

字體:

新華網北京5月8日電(王坤朔)卵巢癌、宮頸癌和子宮內膜癌被稱為三大婦科惡性腫瘤,嚴重危害女性健康。其中,卵巢癌的發病率居于第三位,而死亡率居首位,被稱為“婦癌之王”。在5月8日世界卵巢癌日之際,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婦科腫瘤科主任醫師居杏珠教授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由于卵巢癌發病隱匿,篩查手段有限,超七成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死亡率高,但隨著治療手段的更新、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攻堅卵巢癌之路一直在向前推進。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婦科腫瘤科主任醫師居杏珠教授

卵巢癌是隱匿的婦科殺手,超七成發現即晚期

居杏珠介紹,從發病數據來看,全球每年新發卵巢癌病例大概23萬多,死亡超過15萬;在中國,發病總數約6萬,死亡病例約4萬。

“卵巢癌的死亡率是女性生殖係統中的第一位,這與其早期檢出率低有關,超過70%的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約75%的患者會在兩年內復發,五年的生存率不到40%。”居杏珠沉重地擺出這些殘酷的數字。

居杏珠強調,卵巢癌死亡率居高不下並非因為治療效果不好,而是晚期病例高。

為什麼卵巢癌難以發現?居杏珠説,卵巢深藏在盆腔深部,正常情況下只有3*5釐米大小,一般體檢查不到;同時,卵巢癌發病隱匿,早期沒有典型症狀,不易覺察,當進展到晚期才會出現症狀,但也不具特異性,可能會出現如腹脹、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水等,容易與消化道疾病混淆,如果到外科、消化科就診,可能會貽誤病情。確診時,大部分患者的癌細胞已經遍及腸道、腹膜,有的出現腹水,很難徹底根除病灶,並且復發風險高。

更為悲觀的一個現實是,目前仍沒有比較好的篩查工具來早期識別卵巢癌。居杏珠提及,英國曾做過一項10000多例的卵巢癌大型篩查,採用B超和CA12-5指標篩查,雖然發現了一些早期病例,但是整體患者的生存率並沒有提高,因此這一篩查方式並沒有用于臨床。

卵巢癌早篩意義重大,有家族史女性需格外警惕

卵巢癌早期發現困難,不代表要放棄癌症早篩策略。正如今年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主題“癌症防治 早早行動”所倡導的,積極行動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能夠切實降低癌症帶來的社會危害和疾病負擔。居杏珠説,早期診斷對于卵巢癌患者的生存依然至關重要,特別是Ⅰ期卵巢癌,基本可實現治愈,五年生存率可以達到90%以上。

那麼,哪些女性是卵巢癌高危人群,需要格外警惕呢?

首先,圍絕經期是卵巢癌發病高峰期,這部分女性要定期體檢,如果發現盆腔包塊,要通過CA12-5、HE4等腫瘤標誌物以及羅馬指數來檢查,若有異常,需要進一步通過陰道B超、實驗室檢查、婦科檢查這三大檢查相結合,來判斷腫塊的良惡性,採取相應治療方案。

同時,卵巢癌存在家族遺傳傾向。如果直係親屬患有卵巢癌或乳腺癌且攜帶有遺傳性卵巢癌基因,家族中女性在35歲或40歲左右需要進行基因檢查。如果本人攜帶突變基因,可能要進行預防性切除。如果沒有遺傳史,平常要注意體檢,每年進行一次體檢可以發現早期的卵巢腫塊。如果腫塊超過5釐米,一般需要進行手術,術中化驗可有助于鑒別良惡性。

居杏珠表示,對于存在BRCA1/2基因突變和卵巢癌家族史的女性來説,進行預防性卵巢切除,能夠使卵巢癌的風險大大降低,有研究指出,可降低80%的發病風險。但是,切除性手術本身也會帶來並發症,尤其對于年輕患者來説,會出現更年期症狀,比如內分泌代謝紊亂、心血管疾病、骨質疏松、心理問題、生活品質下降等,需要在專業婦瘤科醫生的評估下,做出最合理的預防、治療以及長期管理策略。

PARP抑制劑是卵巢癌治療重要助手

在治療上,手術加化療是卵巢癌常規的治療方式,規范治療決定著患者的預後。居杏珠在臨床上多次遇到因化療方案不合理、手術不及時,而錯失治療機會的患者,讓人十分痛心。

近年來,靶向藥物應用越來越廣泛,尤其是隨著新型分子靶向治療藥物PARP抑制劑的問世和臨床應用,給卵巢癌患者帶來新的治療選擇。

“在手術和放化療之外,靶向藥物PARP抑制劑和抗血管生成藥物這兩大類應用比較多。尤其是PARP抑制劑是近年來卵巢癌全程管理的重要進展,對于BRCA1/2的基因突變有顯著效果,同時對存在HRD即同源重組修復通路缺陷的患者也能取得較好的療效。配合手術和化療使用,能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居杏珠説,研究顯示,PARP制劑靶向殺傷腫瘤細胞,對正常細胞的影響相對化療來看要小,可有效延緩卵巢癌復發時間,延長晚期卵巢癌的無進展生存期和總體生存時間。

目前全球已有多款PARP制劑獲批上市,其中包括我國原研PARP抑制劑氟唑帕利膠囊,用于既往經過二線及以上化療的伴有胚係BRCA突變(gBRCAm)的鉑敏感復發性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患者的治療。

靶向抗癌藥通常價格高企,讓腫瘤患者及其家庭背負沉重的經濟負擔。居杏珠坦言,在制定治療方案時,除了安全性和有效性,還要考慮患者的經濟水準,因為卵巢癌的治療過程比較漫長,包括手術、化療以及後期的維持治療,需要2—3年的時間,要為患者選擇最有效、最經濟的方案。

所幸,越來越多符合中國人群疾病特點的國産原研藥問世並納入醫保,讓百姓“看得起病”,更“看得好病”。氟唑帕利膠囊已被納入醫保,為卵巢癌患者提供更多選擇空間,進一步降低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婦瘤科醫生要有超強的體力、耐力和毅力

居杏珠從事婦科腫瘤臨床工作近20年,目睹了婦科腫瘤研究和治療領域的巨大進步。

“首先,手術理念在不斷更新。比如,卵巢癌手術從最初單純的切除腫塊,到腫瘤細胞減滅術,再到現在‘肉眼無瘤’手術,雖然是幾個字的差別,但是要付出非常多的努力。”居杏珠説,對于婦瘤科醫生來説,手術理念和技術的不斷進步,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當然成就感也很高,能給患者帶來更長的生存時間和更好的生存品質。

另一方面,藥物的研發和進展也非常迅速,包括靶向藥物、免疫治療等,使更多患者有了治愈的可能。

一個優秀醫生的成長,需要一個漫長的經歷,付出很多艱辛。作為婦瘤科專家的居杏珠對此更是深有體會。

“醫生,尤其是外科醫生,付出的辛苦都是有共性的,但是作為一名婦瘤科醫生,我們可能付出得更多。”居杏珠説,對于一臺卵巢癌手術來説,如果要做到完全的“肉眼無瘤”,可能需要切除很多臟器,包括肝膽胰脾、腸道等,手術范圍非常大,跨越胸腔、腹腔、盆腔,手術時間通常要五六個小時,甚至超過八小時。

“婦瘤科的手術,不僅需要高超的手術技巧,還要有強大的體力、耐力和毅力,要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只要患者能順利恢復,一切都值得。”談到這些,居杏珠的聲音裏透露出一絲疲憊,但更明顯的是掩藏不住的自豪感和獲得感。

攻克“婦癌之王”的道路,也許依然漫長,但這場跬步之行,在醫生和科研人員,以及患者的共同努力下,終將行至千裏。

【糾錯】 【責任編輯:宮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