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9/15 15:52:27
來源:新華網

加強阿爾茨海默病健康科普迫在眉睫

字體:

在9月21日“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即將到來之際,“2021阿爾茨海默病防治熱點問題研討會暨診療精英論壇”9月15日在北京舉行。會議由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辦,中國AD臨床前期聯盟、北京認知神經科學學會協辦,特邀了10余位國內重磅專家線上報告阿爾茨海默病防治的熱點問題和研究成果,並重點討論醫患雙方如何攜手共抗疾病。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臨床上常見的老年慢性疾病之一,約佔老年癡呆的70%以上,也被俗稱為“老年癡呆”。

為加強神經科領域的醫療工作者對阿爾茨海默病早期診斷和早期幹預的重視,會上發布了《阿爾茨海默病臨床前期國人知曉率和就診率調查白皮書2021》。調研由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中心-中國AD臨床前期聯盟主席、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韓瓔教授發起,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宣武醫院)——中國AD臨床前期聯盟180家醫院積極參與,揭示了我國公眾對阿爾茨海默病的認知程度及存在的問題。

該份調研內容主要針對國人對阿爾茨海默病的知曉率及就診的重視程度。問卷重點考察受試者三個問題:“是否知道什麼是阿爾茨海默病?”“是否知道阿爾茨海默病臨床前期主觀認知下降?”以及“是否因為自覺記憶力減退、注意力無法集中而主動去過醫院就診?”此外,該問卷還涵蓋如下內容:受試者的年齡、性別、學歷水準、所在省份、從事職業、可支配收入狀況、婚姻狀況、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等基本資訊。

該調查顯示,受調查者對AD和AD臨床前期主觀認知下降(SCD)知曉率並不低,接近8成,但就診率僅為1.7成。韓瓔分析認為,主動就診率較低的潛在原因,可能是大眾對其認識存在不足以及重視程度不夠。

除此之外,該會議還有兩個亮點:

一是全面梳理阿爾茨海默病早診、早治方法。國內阿爾茨海默病研究領域知名專家從阿爾茨海默病的失診原因、早期診斷、鑒別診斷、幹預措施等方面縱深解讀,並結合典型病例全面梳理阿爾茨海默病的早診、早治的關鍵方法。

據韓瓔介紹,目前常規的AD診斷方法有臨床檢查、神經心理量表檢查、驗血和查腦核磁等,醫生綜合分析檢查結果後,建議進一步檢查淀粉樣蛋白-PET以盡快明確診斷,或者每年一次隨訪,動態觀察病情變化趨勢。

事實上,更簡單高效的診斷方法不斷有團隊提出,比如血漿Aβ檢測、尿液AD7cNTP檢查,都有助于早期發現阿爾茨海默病。但其信度和效度還有待于多中心、大樣本進一步進行驗證。

而在2020年,韓瓔教授與德國科隆大學的Frank Jessen教授合作,成功申請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國際合作項目支援:“基于影像基因組學的中德主觀認知下降人群比較研究及AD早期診斷體係構建”, Frank Jessen教授在國際上首次統一了AD臨床前期主觀認知下降的概念。雙方強強聯手,對于AD早期診斷方面的成果值得期待。

二是醫患攜手共築疾病防控防線。醫療機構和醫療工作者在阿爾茨海默病防治方面的努力能否照亮阿爾茨海默病早診早治之路,取決于社會公眾對該疾病的認知程度,阿爾茨海默病的防治需要全民參與。

“事實上,國內的臨床研究在硬體方面和國外先進國家,幾乎是一樣的。”韓瓔表示,“據我所知,我們國內很多醫院都可以開展淀粉樣蛋白-PET檢查了,在數量上要超過國外的使用量。”

在藥物治療方面,國內國外各有千秋,都為實現臨床前期開始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提供了可信賴的藥物武器。除了藥物治療外,還有非藥物幹預,特別是在臨床前期開展非藥物幹預,我國的太極拳等國寶也是不錯的非藥物幹預方式,大家可以相互借鑒,取長補短。

“今年世界AD日的主題:知彼知己,早診早智。我們將努力提升大眾對早期AD的認知和重視,助力在臨床前期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受益。但有一個事實讓我感到任重而道遠,那就是老百姓對于臨床試驗的支援程度,特別是一旦參加了某項臨床試驗,隨訪堅持率,很多病人普遍做得不夠好。”韓瓔期望,不管是在國家層面、醫院層面還是專家層面,都能夠加強阿爾茨海默病的健康科普,提高全民對此病的認識。只有真正了解了AD,了解了其後期的危害程度,才能重視AD的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

【糾錯】 【責任編輯:王坤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