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9/14 14:20:09
來源:新華網

規範知情告知 讓家長明明白白選疫苗

字體:

從孩子出生那一刻起,每個家長手裏都會有一個疫苗接種本,這個接種本也是孩子健康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着公眾教育的不斷深入,公眾對疾病預防也愈發重視,疫苗接種已逐漸成為百姓關注的熱詞,家長為孩子選擇接種疫苗的意願逐步提升。醫生是疫苗接種知識的重要傳遞者,在擴大我國疫苗覆蓋率、提高兒童免疫預防水平方面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履行依法知情告知 充分保護兒童生命健康

為進一步加強疫苗管理、保障疫苗質量和供應、規範預防接種、保障公眾健康,2019年12月1日我國正式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規範了醫療衞生人員知情告知的義務。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醫學倫理與法律學系副主任、衞生法學副教授劉瑞爽在此介紹,依法告知是保障受種者人身安全、人格尊嚴、財産權益等合法權益的重要措施。在內容方面,醫務人員要以理性人標準進行告知,告知足以影響受種者決定的信息。在過程方面,則要求醫務人員對知情同意書的條款採取合理的方式對受種者提示説明,如未進行告知,知情同意書不構成合同內容。

按時為寶寶接種疫苗是每個孩子家長都比較重視的事情,但有時家長在帶孩子接種疫苗時面對疫苗選擇也會茫然。“以13價肺炎球菌疫苗為例,假如醫務人員早告訴家長有這個疫苗,並且在孩子6周時就能接種,就有可能避免孩子患上肺炎球菌感染引發的腦膜炎等相關疾病。”劉瑞爽&&,這種例子實際上就是説明要提前作好全面的告知。從醫務人員自身的職業性服務、安全角度來看,作好知情告知,對醫務人員來説可以提高知識儲備,獲得家長的信任感。通過充分告知、科學告知,減少醫患的糾紛發生。對於公眾而言,公眾的知情選擇權利受到了尊重,才能獲得科學全面的預防接種知識,提高對疫苗接種重要性的認知度,科學接種疫苗;正確看待疫苗反應,獲取醫學指導,學會一般反應處理方法。

規範告知 讓家長清楚明白選擇

劉瑞爽&&,目前疫苗的選擇有很多種,包括進口疫苗、國産疫苗、聯合疫苗、單疫苗、減毒活疫苗、滅活疫苗等等,它們主要是在製作工藝、運輸要求或者安全性等方面存在差別。很多家長不知如何區分,這就需要醫生將這些重要的知識和信息進行規範告知,解除家長的困惑,讓家長在知情自願的情況下,結合孩子和自身的家庭情況進行選擇。

“以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和結合疫苗為例,多糖疫苗最好用於2歲以上的孩子,因為2歲以內的孩子免疫系統不完善,記憶細胞不能調動;而結合疫苗多用於低年齡段的孩子,6周齡以上的孩子建議使用結合疫苗,可以更好地對孩子起到保護作用。這些信息醫生要對家長進行全面的告知,讓家長根據實際的需求,合理進行選擇。全面科學告訴家長是作為醫生的職責和義務,作為家長有選擇權和知情權,所以他們的選擇是孩子健康最好的保護。”

對於患有基礎性疾病的孩子,在接種疫苗的時候,家長們也會困惑,孩子該不該接種這種疫苗,接種之後會不會出現不良反應等,這時醫生需要根據孩子的身體狀況作出判斷,這也是醫生在實際接種工作中禁忌症的篩查,醫生要通過詳細的告知,幫助家長作出最終的判斷。這些都是“知情告知”的體現。

“我們相信,在醫生和家長共同履行好知情告知的權利和義務後,將最終詮釋接種疫苗的意義所在——可以有效提高預防接種疫苗相關疾病的覆蓋率,達到健康中國戰略提出的以預防為主、控制重大疾病的目的。” 劉瑞爽&&。

【糾錯】 【責任編輯:王坤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