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社會責任報告
(2021年度)

一、前言

1.新華社基本情況

新華通訊社(簡稱“新華社”)成立于1931年11月7日,總部位于中國北京,是中國國家通訊社和世界性通訊社。

新華社負有集中統一發布權威新聞的重要職責,擁有覆蓋全球的新聞資訊採集和傳播網絡,在國內外有200多個分支機構,每天24小時使用15種語言向全世界8100多家新聞機構用戶提供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等全媒體産品。

新華社積極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擁有媒體融合生産技術與係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媒體創意工場,推出人工智慧平臺“媒體大腦”和人工智慧合成主播,打造中國媒體新聞採編與直播平臺“現場雲”,牽頭與三大電信運營商等8家單位成立“5G融媒體應用生態聯盟”,融合報道和傳播能力不斷提升。

新華社是中國首批國家高端智庫試點單位之一,研究領域涵蓋國情與戰略、世界問題、經濟、輿情、公共政策、傳播戰略、基層治理、國際參考、企業發展等,在國內外智庫界擁有廣泛影響力。牽頭組建了“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委員會,共有100多家境內外成員。

新華社是中國經濟資訊事業的開拓者,打造了“新華財經”“新華絲路”“新華信用”“新華指數”等重點資訊産品,牽頭創辦了“一帶一路”經濟資訊共用網絡,共有8萬多家經濟資訊機構用戶。

新華社辦有《新華每日電訊》《參考消息》《經濟參考報》《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瞭望》《半月談》等20多種報刊。新華出版社編輯出版時政、國際、財經、傳媒等社科類精品圖書,在出版領域具有獨特優勢。

新華社重視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倡議發起了世界媒體峰會、金磚國家媒體高端論壇等交流合作機制。與1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媒體機構簽署了新聞合作協議,與20多個聯合國機構、國際組織在全球合作開展公益行動。

一、前言

2.新華社社會責任理念

新華社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刻認識“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黨性原則,堅持政治家辦社,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宣傳黨的主張,反映人民心聲,記錄時代精神,傳播中國聲音,切實履行媒體社會責任,不斷增強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努力建成國際一流新型全媒體機構,更好擔當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圖:習近平總書記致新華社建社90周年的賀信

一、前言

3.新華社2021年度獲獎情況

建黨百年前夕,瞿獨伊同志獲得“七一勳章”。新華社共有23件作品榮獲第三十一屆中國新聞獎,其中特別獎2件,一等獎8件,二等獎7件,三等獎6件。

二、政治責任

1.核心報道濃墨重彩

堅持把核心的事當核心的事辦,精心組織習近平總書記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策劃推出《砥柱人間是此峰》《我眼中的習近平》等扛鼎之作,“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生動實踐”“習近平的小康故事”“新思想引領新征程”等主題報道瀏覽量創近年同類主題報道新高,充分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領航掌舵的核心作用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力量。不斷加強全媒傳播,“第一觀察”“第1視點”“學習進行時”“習近平時間”等重點欄目形成融媒體矩陣,推出《望北鬥》《復興·領航》等260余組瀏覽量過億的現象級融媒體産品。大力推進對外宣傳,《習近平帶領百年大黨奮進新征程》人物特稿被路透社等2000多家媒體轉載,“習近平的故事”係列外宣微視頻在海外社交媒體平臺平均瀏覽量過千萬,生動展現習近平總書記大黨大國和世界級領袖的形象風范。

圖:習近平總書記報道重點欄目
(來源:新華社)

二、政治責任

2.重大主題宣傳高潮疊起

把慶祝建黨百年作為全年報道主題主線,《鐘華論|百年風華:讀懂你的樣子》《百年恰是風華正茂》《百國百黨看百年大黨》等重磅報道發揮“龍頭”“壓陣”作用,《2021,送你一張船票》《C位是怎樣煉成的》等一大批爆款級融媒體産品産生廣泛影響,“七一”慶祝大會報道全網傳播量超過30億,營造了同慶百年華誕、共鑄歷史偉業的濃厚氛圍。精心組織黨史學習教育宣傳報道,《風雨蒼黃百年路,高歌奮進新征程》等稿件被各大媒體廣泛採用,為黨史學習教育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圓滿完成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和全國兩會、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重大戰役性報道,推出《彪炳史冊的偉大成就,堅如磐石的中流砥柱》等重點報道和H5《史上最難考卷,請你閱評》等融媒報道,形成正面輿論強勢。

圖:《2021,送你一張船票》報道海報
(來源:新華社,2021年1月2日)

二、政治責任

3.輿論引導有力有效

做好經濟形勢輿論引導,推出《十問中國經濟》等重點稿件,釋放中國經濟長期向好之勢不可逆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不可逆轉的鮮明信號,有力提振信心、穩定預期。針對成都49中學生墜樓等重大輿情事件,及時播發權威稿件,客觀還原事件原貌,起到一錘定音作用。精心組織“熱點快追”“熱點快評”等欄目,議題設置能力不斷提升。把新媒體端作為輿論引導主平臺,運用客戶端、微博、微信、抖音等平臺有效發聲,基本實現熱點話題全覆蓋。

圖:《十問中國經濟》報道截圖
(來源:新華社,2021年10月24日)

二、政治責任

4.輿論監督報道推動問題解決

圍繞黨和政府明令禁止、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現象和問題,持續做好建設性輿論監督報道,推出《萬畝沙漠防護林被毀 敦煌防沙最後屏障幾近失守》《每斤十幾萬元乃至數十萬元,誰是“天價岩茶”幕後推手?》《長江砂石被瘋狂盜採:改裝報廢船不超30萬元,兩晚可回本》等報道,有力推動相關問題解決。

圖:《萬畝沙漠防護林被毀 敦煌防沙最後屏障幾近失守》報道截圖
(來源:《經濟參考報》,2021年1月20日)

二、政治責任

5.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實現新的突破

中國新聞對外報道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外媒涉華報道轉引新華社稿件54.2萬條次。開通對外中文互聯網專線,英文互聯網專線接入路透社供稿平臺,15個對外發稿語種均實現常態化融媒體發稿。國際傳播融合平臺正式運作,重點推出“全球連線”欄目,成為我社國傳産品重點品牌,國際傳播影響力進一步增強。持續拓展對外交流,成功舉辦第四屆世界媒體峰會,習近平總書記致峰會賀信産生熱烈反響,進一步提升了中國媒體國際影響力。

圖:第四屆世界媒體峰會
(來源:新華社,2021年11月22日)

三、陣地建設責任

1.融媒體矩陣建設成果突出

積極推動網絡新媒體平臺終端建設,建立社交媒體賬號一體化運作機制,新華網PC端日均瀏覽量超過1億,新華社客戶端下載量達到4.2億,對內社交媒體賬號總粉絲量超過4.4億,海外社交媒體賬號總粉絲量達2.4億,傳播力影響力進一步增強。

  • 新華網二維碼
  • 新華社客戶端二維碼
  • 新華社微博賬號二維碼
  • 新華社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三、陣地建設責任

2.融合報道覆蓋面影響力不斷提升

堅持以內容創新為根本,推出《風雨百年味》《28歲的你》等係列重磅産品。深化“揭榜挂帥”機制,圍繞春節、全國兩會、五四青年節、東京奧運會、中秋國慶等重要節點策劃推出《舞動百年芳華》等10余個優秀創意産品,係列産品全網總瀏覽量突破22億。改造升級“國家相冊”“聲在中國”等精品欄目,推出《英雄時代》《國社MV:我飛向你,星辰大海》等一批精品報道。成功研發數字航太員、新華社數字記者“小諍”,在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實施期間推出並受到廣泛關注。

圖:MR創意舞蹈《舞動百年芳華》報道截圖
(來源:新華社,2021年5月4日)

三、陣地建設責任

3.全媒體採編業務建設取得實效

打造適應全媒體生産傳播的“超級總編室”,升級對內報道全媒平臺、國際傳播融合平臺,以此為“龍頭”帶動“龍身”(各編輯部)、“龍尾”(國內外分社)全媒體轉型,推動主力軍全面挺進主戰場。深度參與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縣級融媒體專線發展基層用戶超過2300家,“現場雲”基本實現縣級融媒體中心全覆蓋。國家重點實驗室運作提質增效,獲得17項專利軟著授權,牽頭制定7項行業標準。強化技術創新引領,“媒體大腦”視頻智能生産係統、區塊鏈版權保護係統、“天聞”係統等有效賦能採編業務。

四、服務責任

1.權威資訊發布優勢彰顯

不斷完善覆蓋全球的新聞資訊採集網絡,形成了多語種、多媒體、多渠道、多層次、多功能的新聞發布體係,每天24小時不間斷向國內外用戶提供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個方面新聞資訊産品。適應新聞社交化發展趨勢,推出特色化對象化、沉浸式互動式新聞資訊服務,辦好新華社客戶端“問記者”等平臺,有效滿足網民資訊需求。

圖:東京奧運會“問記者”係列互動報道截圖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四、服務責任

2.社會服務平臺作用顯現

參與搭建運作中國政府網、國務院電子政務一體化服務平臺、中國文明網、中國一帶一路網、中國雄安官網、中國應急資訊網等重要政務網站,為社會和公眾提供資訊服務。在新華社客戶端上線社會治理交互平臺“全民拍”欄目,新華網上線“我為群眾辦實事”網絡平臺,成為推動解決百姓急難愁盼問題的重要渠道。國家高端智庫建設取得一係列開創性成果,《中國減貧學》《人民尺規》《全人類共同價值的追求與探索》等多篇智庫報告産生重大反響,對接社會機構和企業組織重點課題研究,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理論支援和智力服務。

圖:《中國減貧學》《人民尺規》
《全人類共同價值的追求與探索》智庫報告
(來源:新華社,分別發布于2021年2月28日、6月28日、
12月7日)

四、服務責任

3.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

做好公益廣告刊播,《新華每日電訊》《參考消息》等社辦報刊和新華網、新華社客戶端等多次刊登扶貧公益廣告。開展2021年度“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捐款活動,捐款數額在中央和國家機關名列前茅。持續做好貴州石阡、河北新河、江西瑞金等定點幫扶和對口支援工作,充分利用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聯合地方政府共同打造省級農業品牌,舉辦“鄉村振興與農業品牌建設”論壇,組織全社購買當地農特産品,有力助推鄉村振興。

圖:《新華每日電訊》刊登的扶貧公益廣告
(來源:新華社,2021年12月18日)

五、人文關懷責任

1.民生報道貼近百姓需求

“民生直通車”欄目推出有關房産證辦理、侵佔耕地、網上購物、兒童用品等話題的全媒體報道,推動解決事關百姓利益的實際問題。圍繞就業、醫療、教育、養老等民生熱點,組織《年輕人就業難在哪兒?怎麼看?怎麼辦?》《讀懂“雙減”背後的教育邏輯》等稿件,及時解疑釋惑。圍繞婦女、兒童、殘疾人等權益保障,播發《男女平等 兒童優先》等報道,回應輿論關切。

圖: 《民生直通車·追蹤侵佔耕地投訴反響》報道截圖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2021年4月30日)

五、人文關懷責任

2.重大災難事故報道有態度有溫度

河南等地持續遭遇強降雨及鄭州等城市發生嚴重內澇後,及時派出記者奔赴防汛救災最前線,推出《風雨揪心 救援同心》《鄭州:救援進行中》等一大批來自一線的全媒體報道,#河南我們跟你一起扛#等多個微博話題登上熱搜榜,網民評論“天災無情,人間有愛!”“我們萬眾一心,加油河南!”。圍繞山東棲霞金礦爆炸事故、雲南漾濞、青海瑪多等地地震,快速反應,有力有序組織係列報道。

3.“春運母親”等報道凸顯人文關懷

弘揚新華社“勿忘人民”優良傳統,深入基層踐行“四力”,推出《11年前那位感動中國的“春運母親”,找到了!》等報道,深挖一張經典照片背後的脫貧攻堅故事,引發全網共鳴。播發“SHU你不易,其實你很‘牛’”等14組精品融合報道,聚焦平凡人一年間的不平凡“數據”,總瀏覽量超1.2億。

六、文化責任

1.持續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

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播發《新華社評論員:奮進新征程,共築中國夢》等稿件,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播發《匯聚合力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生態》《辛識平:讓文娛領域天清氣朗》等評論報道,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腦入心。

2.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做好“聽文物講故事”“聽非遺講故事”專欄報道,推出《致敬中國考古百年求索》等一係列內容權威、角度新穎的報道。推出《四世同堂的中秋節 團圓飯裏的家國情》等係列稿件,展現傳統節日蘊含的優秀文化。持續做強“中華老字號振興行動”,舉辦“中外品牌論壇”“城市品牌建設”等各類活動,傳播“中華老字號”資訊,推廣地方特色文化品牌。

圖: “聽文物講故事”專欄報道截圖
(來源:新華社,2021年5月21日)

六、文化責任

3.著力推動公眾提升科學素養

圍繞神舟十二號、神舟十三號發射返回等節點,播發《霜染東風,秋攬神舟》《月下棹神舟 星夜赴天河》等報道,普及航太科學知識,激發受眾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播發融媒體現場新聞《太空課點燃科學夢》,呈現太空授課現場亮點,彰顯載人航太跨越式發展和一代代孩子們心中的航太科學夢。

圖:《太空課點燃科學夢》報道截圖
(來源:新華社,2021年12月9日)

七、安全責任

守牢新聞報道政治安全、導向安全生命線,制訂《關于加強新聞報道政治安全導向安全的規定》等採編業務規程,將政治家辦社要求細化到新聞報道全過程、各環節。加強採編關鍵崗位人員教育培訓,著力提升相關人員導向意識、程式意識、責任意識。

八、道德責任

1.嚴格遵守職業規范

堅持新聞真實性,2021年編制的《新華社採編業務手冊》對記者行為準則作出明確規范,包括禁止有償新聞、禁止抄襲、回避原則、社交媒體活動規范、社會活動規范、記者人身安全等方面具體內容。

2.大力維護社會公德

緊扣時代精神,聚焦社會熱點,圍繞全國節能宣傳周、全國低碳日、世界環境日等主題,推出宣傳節能降碳和綠色發展理念的報道,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針對網絡直播亂象、“飯圈文化”問題、失德藝人、精神傳銷等,播發係列評論報道,有力維護公序良俗、弘揚社會正氣。

3.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記者自覺遵守《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中國新聞工作職業道德準則》,從事採訪時及時出示新聞記者證,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建立健全輿情線索收集機制,及時回應網民關切。積極受理群眾舉報投訴,由相關部門認真核實處理舉報資訊。

九、保障權益責任

1.維護採編人員合法權益

支援保障採編人員開展合法採編活動,採編人員受到人身侵害、打擊報復時,由辦公廳、總編室、人事局等相關部門專項處理,及時為採編人員提供保護,為採編人員開展工作創造有利條件。

2.保障採編人員薪酬福利

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要求,與採編人員簽訂聘用合同或勞動合同,定期開展合同管理檢查,完善合同管理工作事項,保障採編人員勞動權益。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及時為職工支付薪酬,足額繳納“五險一金”,為一線採編人員投保人身意外傷害等保險,保障職工休息休假等各項權利。

3.規范新聞記者證管理

嚴格新聞記者證管理,做好新聞記者證年度核驗工作,為符合條件的採編人員及時申領證件,對離職、退休或調離採編崗位的持證人員及時回收證件、注銷資訊,進一步規范採編人員勞動關係和身份意識。加強新聞記者證相關法規宣傳解釋,細化管理舉措,確保政策有序銜接。

九、保障權益責任

4.積極開展教育培訓工作

進一步強化幹部職工政治理論教育,深入開展增強“四力”教育實踐工作,開展“敬業精神、職業操守、專業素養”專題培訓,舉辦10期社屬媒體企業關鍵崗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示范班,組織45期“國社微講堂”、10期“書香新華悅讀匯”,吸引超過10萬人次線上線下學習,進一步增強了隊伍政治素質和業務本領。著力建設學習型組織,圍繞中央新聞報道、融媒體報道、對外傳播、北京冬奧會等主題,積極開展業務技能培訓。

圖:“敬業精神、職業操守、專業素養”專題培訓海報

十、合法經營責任

1.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

高度重視經營工作合法合規,制訂完善經營單位決策機制加強治理能力建設的意見。按照公司法要求,扎實推進清理整頓工作。強化經營業務清單管理,嚴禁借重大政治活動、慶典紀念活動等開展經營。

2.認真落實採編與經營“兩分開”

堅守採編經營“兩分開”底線紅線,制訂推進新華社經營事業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意見,以“兩加強”鞏固“兩分開”,推動新華社經營事業進入高品質發展新階段。

3.堅決杜絕刊播違法違規廣告

制訂進一步規范經營單位新媒體賬號運營管理措施,以加強廣告內容、發布標識和表現形式等關鍵環節管控為重點,確保新媒體賬號發布的廣告合法合規,沒有發現刊播違法違規廣告行為。

十一、後記

1.回應

針對2020年度履行社會責任不足,新華社堅持以“鑄魂工程”為引領,深入推進“創新驅動”“人才強社”“高品質發展”三大戰略,推動在做大做強主流輿論、媒體深度融合發展、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上實現重大突破性進展,迎接建黨百年華誕“2190特別行動”成績斐然,充分發揮了黨的新聞輿論工作主力軍主渠道主陣地作用。

2.不足

2021年履行社會責任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在新聞報道品質、媒體深度融合、國際傳播能力等方面有待進一步加強。

3.改進

(1)聚焦主題主線,凝聚團結奮進磅薄力量。精心組織習近平總書記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打造更多與“兩個確立”相匹配的扛鼎之作。圍繞迎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採寫更多有溫度、接地氣的優質稿件,充分發揮聚民心、暖人心、築同心作用。

(2)銳意改革創新,推動媒體深度融合發展。推進內容生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適應互聯網傳播的全媒化新聞生産體係。構建以內容服務為基礎的多元生態服務,更好滿足人民群眾需要。

(3)講好中國故事,顯著提升國際傳播能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努力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用好世界媒體峰會、金磚國家媒體高端論壇、“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委員會等高端交流平臺,不斷擴大海外媒體“朋友圈”。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