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①:在柳州市融安縣浮石鎮六寮村,駐村工作隊員正在和村民議事。
韋榮軍攝
圖②:岑溪市安平鎮富寧村駐村第一書記李春燕為村“兩委”幹部上黨課。
蘇宇軒攝
圖③:南寧市青秀區劉圩鎮那床村駐村工作隊員在辣椒地裏與村民交流。
黃偉龍攝
圖④:南寧市良慶區大塘鎮南榮村駐村第一書記龍芷源(右)在青頭鴨養殖基地,向致富帶頭人了解養殖情況。
馬 圓攝
圖⑤:在玉林市博白縣龍潭鎮坡頭村,繼續留任的駐村第一書記宋健(右)帶領新到崗駐村幹部到辣椒産業基地熟悉情況。
龐禹昌攝
清晨的薄霧還未散去,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大化瑤族自治縣雅龍鄉溫和村駐村第一書記韋金已踏上山路,他要到脫貧監測戶家裏了解情況。此前一個月的駐村交接期裏,他已與前任第一書記遍訪全村的脫貧監測戶。“前任書記帶我把全村‘痛點’摸了個透,每一戶的情況都記在本上。”韋金感慨道,有這樣的“傳幫帶”,很快就能進入角色,掌握駐村工作的要領。
鄉村全面振興,離不開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幹部隊伍。廣西健全完善駐村幹部“選育管勵”全鏈條體系,選派1.9萬名幹部扎進脫貧村、易地搬遷安置村(社區)、黨組織軟弱渙散(後進)村和抵邊村,以“鐵軍”擔當為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注入強勁動能。
精準選派,下好“先手棋”
在幹部集中輪換之前,廣西制定印發駐村幫扶工作提示,劃出選派“硬杠杠”。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在選派時發現,一名幹部雖能力突出,但黨齡未滿一年,因此不能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這背後,正是廣西定下的“六不派”原則:政治不成熟、作風不實、廉潔自律有問題、黨齡不到1年、工作未滿兩年、不熟悉黨建、體制外人員、中小學教師及身體欠佳者,一律不派。
“選人如鑄劍,淬火見真章。”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全區統一部署下,各級組織部門嚴把入口關,認真落實備案審核和駐村幹部人選調整“一請示一復函”制度,確保選派人選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
在桂林市資源縣車田苗族鄉,組織部門注重派駐熟悉産業發展的幹部,着力破解當地特色産業“小散弱”難題;在邊境線上的防城港市防城區那良鎮,擅長民族工作的幹部迅速融入京族群眾,推動民族團結項目順利落地……廣西採取自治區、市、縣三級聯動方式,堅持因村派人、人崗相適,讓熟悉黨建工作的幹部進駐軟弱渙散村、經濟能手奔赴産業發展一線、民族宗教和基層治理行家扎根抵邊村,真正“駐”進民心,“幫”出實效。同時,第一書記全部兼任村級駐村工作隊長,統籌協調本村工作力量,形成幫扶合力。
培訓賦能,鍛造“多面手”
“帶着問題學、照着案例練,真解渴!”在南寧市馬山縣駐村工作隊全員培訓班上,一場關於鄉村全面振興項目構建與資金使用的實戰經驗分享課,讓全縣286名新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直呼過癮。學員們在5天的學習培訓中拓展了工作思路,提升了履職能力和業務技能。
這正是廣西駐村幹部全覆蓋培訓的生動縮影。自治區抓示範培訓、設區市抓重點培訓、縣級抓全員輪訓,採取“理論輔導+政策講解+經驗分享+現場觀摩+情景模擬+專題研討”等多種培訓方式,確保每人每年至少參加1次縣級以上培訓。2024年以來,自治區層面示範培訓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800名,指導市、縣兩級舉辦培訓班436期,培訓5.14萬人次。
“傳幫帶”機制讓經驗接力傳承。在百色市凌雲縣下甲鎮平懷村、浩坤村,上一任書記離開前會帶着新人走訪全村,手把手教其梳理幫扶&賬、對接産業項目。自治區明確規定輪換交接期不少於一個月,由上一批駐村幹部帶着新輪換駐村幹部遍訪所駐村監測戶,了解群眾所需所想所盼,共同謀劃和推進産業項目,研究制定駐村幫扶工作計劃。對於非輪換期調整的人員也需“扶上馬再送一程”,確保幫扶不斷檔、質效再提升。
嚴管厚愛,亮出“硬標尺”
“嚴禁‘走讀式駐村’,杜絕虛假考勤!”前不久,桂林市臨桂區監委委員粟昌宏一行深入黃沙瑤族鄉圍嶺村,主持召開駐村工作隊集體談話會。這場以“強作風、促實幹、惠民生”為主題的談話會,為駐村工作隊劃出紀律紅線、護航擔當實幹。
制度束身,更束心。廣西&&“駐村九條”:吃住在村、公開承諾、工作紀實……為完善監督管理,自治區把駐村履職在崗情況納入基層黨建“兩隨機一精準”調研指導和平時考核。2024年以來,累計抽查6.21萬人次,對履職不力的批評教育778人次,約談提醒220人次,召回撤換不勝任工作、造成不良影響的7人。“駐村不是挂名,天天‘走讀’的幹部混不下去。”一位被約談的幹部坦言。
嚴管是最大的厚愛,紀律嚴明才能鍛造“鐵軍”。廣西建立健全“平時考核+年度考核”的考核體系和“縣級黨委組織部門+縣級農業農村部門+鄉鎮黨委+村黨組織+所駐村黨員群眾”五方聯動的考核模式,精簡駐村幫扶工作考核內容,客觀評價駐村幹部履職表現,考准考實駐村工作實績。在2024年度考核評定中,4790名駐村幹部獲評優秀,佔比近1/4。
激勵關愛,送上“定心丸”
不久前,崇左市江州區那隆鎮那練村駐村第一書記農劍鋒因病被調整回原單位,同步安排接受進一步治療。廣西堅持每年4月底前由縣級以上人民醫院對駐村幹部進行一次全覆蓋體檢。2024年,74名在體檢後因身體原因不適合駐村的幹部被及時“換防”。
自治區制定激勵關愛駐村幹部的政策措施,明確有關待遇保障。在崇左市天等縣馱堪鄉道念村,駐村幹部住進舊小學改造後的宿舍樓,廚房配齊冰箱灶具。“吃住在村、保障到位,更能沉下心幹事。”駐村第一書記楊冬娜説。
針對駐村幫扶工作任務重、壓力大等情況,廣西健全談心談話等機制,2024年以來推動市縣黨委組織部門、農業農村部門、各派出單位、各鄉鎮負責同志面向駐村幹部談心談話2.8萬人次,幫助解決實際困難6800多件。
既要“嚴管理”也要“暖人心”。“我們把選派工作與加強幹部隊伍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對幹出成績、群眾認可的駐村幹部,在提拔和評優評先時優先考慮。”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今年7月,自治區通報表彰了100個後盾單位、10名縣級工作隊隊長、200名駐村第一書記、300名駐村工作隊員,並授予“駐村工作隊先進集體”“駐村工作隊優秀個人”榮譽稱號,激勵全區駐村幹部在鄉村全面振興一線傾情奉獻、建功立業。(記者 龐革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