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界首部政務大模型發展年度報告在清華大學發布-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11/15 16:30:01
來源:新華網

學界首部政務大模型發展年度報告在清華大學發布

字體:

  新華網北京11月15日電(記者 荊克) 在清華大學今日主辦的“數字政府清華論壇”上,清華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執行院長孟慶國教授發布《政務大模型發展研究報告(2025年)》。這份由清華大學聯合北京郵電大學、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人民中科研究院、百度雲智能集團、北京華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及中國人工智能産業發展聯盟政務應用推進組共同編制的報告,是學界首部系統性聚焦政務大模型發展的年度研究成果,旨在為各級政府推進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參考。

  政務大模型應用駛入快車道,效能提升顯著

  報告指出,政務大模型已成為驅動政府治理能力躍升的核心引擎。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全國已有320個地區和部門接入以DeepSeek等為代表的主流大模型技術,覆蓋政務服務、社會治理、機關辦公、輔助決策四大類共16個具體應用場景。其中,政務服務類應用佔比高達64%,大幅提升了行政效率。廣東、北京、深圳等先行地區的實踐成果尤為亮眼:公文處理環節效率提升超過90%,政務諮詢響應準確率突破95%,有效降低了運行成本,優化了企業和群眾的辦事體驗。

  提出“三維框架”與“五項原則”,指引科學部署

  為破解落地難題,報告創新性提出政務大模型部署的“三維框架”:功能構成層,整合基礎大模型、領域知識庫與智能體系統;支撐體系層,涵蓋算力資源、數據治理和安全保障;場景應用層,精準對接政務服務與社會治理的實際需求。

  同時,報告確立了政務大模型發展的五項核心原則:場景化驅動、集約化建設、特色化發展、輔助型定位、安全可控。報告強調技術應用必須緊密圍繞業務需求,避免盲目投入和資源浪費。

  在實施路徑上,報告提出四種適配不同層級的部署模式:集約化建設部署,省級層面統籌區域算力與&&資源;分級建設統一管理,市縣按需靈活調用省級能力底座;垂直模型專項訓練,面向稅務、醫療等專業性強領域定制化開發;互聯網資源按需調用,在合規前提下,引入公有雲資源補充算力。

  直面挑戰,強調輔助定位與安全保障

  報告亦清醒指出當前面臨的挑戰:大模型技術快速迭代導致落地適配困難、模型“幻覺”可能引發輸出偏差、政務數據質量參差制約訓練效果。針對這些問題,報告重申政務大模型應堅持“輔助型”定位,明確技術邊界;同時,必須構建覆蓋數據合規、算法透明、應急響應等環節的全鏈條安全保障體系,築牢發展底線。

  多方協同,共促安全有序發展

  報告呼籲政府、産業、學界協同發力:政府側應強化需求導向,推動跨部門數據共享與算力統籌;産業界需聚焦核心場景攻堅,研發輕量化、低成本的適配解決方案;學術界應深化技術倫理與治理機制研究。

  孟慶國教授總結道:“政務大模型的發展,必須立足輔助決策的本位,在健全制度規範與強化技術保障的雙軌並行下,穩步釋放其在提升治理效能方面的巨大潛能。”

【糾錯】 【責任編輯:於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