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一場以“陽明心學是溫暖人心的力量”為主題、面向小微企業的公益學習會上,北京潤澤園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潤澤園教育”)全新發布以陽明心學為核心的智能體“陽明心鏡”小程序以及陽明先生(王陽明)數字人形象的舞&呈現。
活動期間,潤澤園教育AI創新組負責人楊子運和陽明先生數字人項目負責人孟子涵接受了記者專訪。
記者:請問潤澤園教育開發AI産品的初衷是什麼?
楊子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這啟迪我們提出“讓AI致經典,讓經典AI化”的戰略願景,並有了“陽明心鏡”小程序的誕生。潤澤園教育希望通過創新性轉化,讓中華傳統文化智慧在AI時代煥發新生。

楊子運接受記者專訪。(潤澤園教育供圖)
記者:“陽明心鏡”小程序有什麼特點?
楊子運:“陽明心鏡”小程序的核心,在於引導用戶看清自我內心,發現真實的自己。借助AI技術,我們希望開闢一條讓傳統文化的智慧觸達更多人的有效路徑。
“陽明心鏡”小程序知識庫融合了《王陽明全集》和四書五經等中華經典。同時,通過AI技術實現高層次交互,引導用戶一步步洞察問題背後邏輯:“從結果到原因” 看清問題背後的根源;“從事情回到本心” 洞察自己的念頭;“從本心到做事” 把500多年前陽明先生那份“吾性自足”的狀態帶回現實,去行動、去改變。以此,用戶將逐步探索問題的本質,做到“知行合一”。
我們認為,AI真正的價值,不是越來越像人,而是能 啟發人。
目前,“陽明心鏡”小程序的功能主要是問答,但其目標不是提供標準答案,而是通過引導,幫助用戶看清問題的源頭,找到自己的答案。

孟子涵接受記者專訪。(潤澤園教育供圖)
記者:用戶對“陽明心鏡”小程序有怎樣的反饋?
孟子涵:自內部測試以來,不少用戶反饋稱,“陽明心鏡”小程序能“戳中本質”,幫助用戶覺察自己以前未曾察覺到的認知層面問題,也讓他們在傳統文化的 啟發下重新找到行動的方向。
正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不是為了直接幫用戶解決問題,而是要幫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內在力量。
記者:結合用戶的需求,“陽明心鏡”會做哪些方面的迭代升級?
孟子涵:未來,我們計劃在個人成長、內心力量提升、企業戰略等層面開發更多功能,包括虛擬人對話、沉浸式體驗和個人成長練習等,持續探索AI與文化結合的更多可能。
我們認為,AI的未來不只是機器智能的迭代,更是人類智慧的再生。讓傳統文化在數字時代煥發新生,不僅是一次技術實踐,更是一次文明的迴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