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潤澤園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舉辦“陽明心學是溫暖人心的力量”小微企業的公益學習會。活動期間,北京董家骨頭莊有限公司(品牌名“董家大院”)董事長董志明接受了記者專訪。

董志明接受記者專訪。(潤澤園教育供圖)
記者:參加這次公益學習會,您有什麼感受?
董志明:參加此次小微企業公益學習會,恰逢王陽明先生553周年誕辰,對我而言是一次“心靈共鳴”的難得體驗。作為深耕餐飲16年的創業者,從單店打拼到連鎖發展,一路深知小微企業的不易與堅守。陽明心學中“知行合一”的智慧,讓我更清晰地意識到——做餐飲既要守住食材本味、誠信經營的初心,也要有扎根行業、服務食客的定力。
記者:從北京六環外的單店到20家連鎖店,再到引領區域餐飲發展,您認為“戰略定力”和“順勢而為”哪一個更重要?對餐飲新人來説,該如何培養這種“經營智慧”?
董志明:“戰略定力”和“順勢而為”不是對立關係,而是餐飲經營的“一體兩面”,缺一不可。“戰略定力”是根基,指的是對核心品類、經營理念的堅守——長期以來,我聚焦“醬大骨”和“酥不膩烤鴨”賽道,深耕口味升級、標準化建設,這就是戰略定力;“順勢而為”是路徑,指的是順應市場趨勢、消費需求的變化。比如近年來消費者注重健康,我們就優化配方減少油膩,順應連鎖化趨勢就搭建標準化供應鏈,順應數字化趨勢就上線線上點餐、會員體系。
對餐飲新人來説,一是先“扎深根”,找準核心細分品類做到極致,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二是勤“察風向”,多關注消費趨勢、行業變化,不固守經驗,敢於在産品、服務、運營上做適配調整,讓堅守的“本”與時代的“勢”同頻。
記者:您認為小微企業發展的核心是什麼?
董志明:我認為,小微企業的生存發展核心在於“守本”與“求新”。“守本”就是守住行業本質,比如餐飲要堅守食材安全、口味穩定、服務真誠的底線,這是立足的根基;“求新”不是盲目跟風,而是在細分領域做深做透,比如我們聚焦“醬大骨”品類,就是找準了差異化定位,避免同質化競爭。同時,小微企業要學會“輕裝上陣”,在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中保持靈活應變的能力,才能走得穩、走得遠。
記者:您對小微餐飲企業發展有哪些思考?
董志明:當前餐飲行業的“內卷焦慮”,本質上是部分經營者陷入了“向外攀比”的誤區,盲目跟風定價、模仿産品,反而丟了自己的核心優勢。陽明心學中“吾性自足”的智慧,恰恰能幫大家破局——它告訴我們,每個人、每個品牌都有自身的獨特價值,不必向外求索,要向內扎根。
過去16年,我聚焦“醬大骨”和“酥不膩烤鴨”這兩個核心産品,並持續創新,吸引精準用戶。迷茫時,不妨沉下心回歸初心,想想自己為什麼做餐飲、自己的核心優勢是什麼,摒棄浮躁的攀比心態,專注於産品、服務的打磨,做好每一份餐、服務好每一位食客,“內卷”自然不攻自破。
記者:作為大興餐飲協會會長,協會為區域內中小企業提供了哪些賦能支持?
董志明:首先是“搭平台拓客源”,持續舉辦“尋味大興”系列消費活動,聯動線上平台發放消費券,組織線下探店、美食節等活動,直接為餐企引流;其次是“傳經驗降成本”,把我帶隊赴山東、天津交流的文化融合、供應鏈優化經驗,以及協會內頭部企業的經營技巧,通過多種形式分享給中小餐企,幫助大家少走彎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