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10月31日召開的國家能源局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截至2025年9月底,我國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充電槍)總數達到1806.3萬個,同比增長54.5%。
據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副司長譚洪江介紹,前三季度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規模持續擴大,充電服務能力持續提升。截至2025年9月底,我國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充電槍)總數達到1806.3萬個,同比增長54.5%,有效保障了全國400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需求。其中,高速公路服務區累計建成充電設施(充電槍)6.8萬個。“十一”國慶假期,我國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車充電次數共計516.9萬次,充電量達到1.23億千瓦時,日均充電量比去年國慶假期增長45.7%,有效保障了新能源汽車出行的充電需求。從服務能力上看,截至2025年9月底,全國公共充電設施額定總功率約2億千瓦,較年初增長59.2%,平均功率約44.4千瓦,較年初增長26.9%,充電服務能力和充電效率顯著提升。
譚洪江指出,今年以來,國家能源局政策供給持續加碼加力,先後&&了加強充電設施安全管理、促進大功率充電設施科學規劃建設等政策文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利用超長期特別國債“兩新”資金、地方政府專項債、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支持一大批充電設施項目建設。近期,六部委聯合印發《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服務能力“三年倍增”行動方案(2025—2027年)》,明確到2027年底,在全國範圍內建成2800萬個充電設施,滿足超過80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文件也提出要鼓勵各類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支持民營經濟在充電領域發展。截至今年9月底,全國前10大充電運營商中有8家是民營企業,這8家企業負責運營的公共充電樁數量佔比達到70.7%,發揮着重要作用。
譚洪江&&,今年以來,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新技術新業態方面取得突破,單槍充電功率大於250千瓦的大功率充電設施加快普及,以“即充即走”為重點的大功率充電網絡啟動建設,全國大功率充電設施已超3.7萬台,實現“充電十分鐘,續航300+”,大大提升了充電速度。同時,智能充電技術不斷突破,車網互動有效“破題”,目前已有17個省份開展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聚合車網互動資源1943萬千瓦,建成雙向充放電樁3832個,電動車化身“移動充電寶”,低谷充電、高峰賣電,車主也能賺上電費差,“零成本”甚至“負成本”用車養車變成可能。(記者 楊冉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