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5月召開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清遠市被授予“全國文明城市”稱號,英德市、佛岡縣榮獲全國縣級文明城市稱號。同時,清遠市獲得新一屆全國文明鎮1個、全國文明村7個、全國文明單位5個、全國文明家庭1戶、全國文明校園2所。閃耀的不僅僅是數字,更是生生不息的精神火炬、溫暖如光的奮進力量。
堅持價值引領,涵養城市精神氣質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創建文明城市的核心和靈魂。清遠堅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創建的各個環節,塑造城市之魂、培育城市之德。築牢信仰之基。始終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組建鄉村新聞官、瑤老宣講員等特色宣講隊伍,打造“街角小講堂”“社區微講堂”“歌堂坪講堂”等特色品牌,創新“宣講+文藝”等方式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讓理想信念的明燈永遠閃亮。

清遠清新西河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舉辦主題宣講活動。(資料圖)
弘揚文明風尚。&&《清遠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廣泛踐行清遠文明十二條、清遠綠色生活十二條、清遠鄉村文明十二條,常態開展“清遠好風尚”系列活動,立起了清遠文明規矩。選樹帶動萬名繡娘就業的好人房偉艷、生死關頭急追攔停貨車的好人唐群輝,無償供養村中老人17載的好人傅繼成等1261位身邊好人,照見了清遠文明溫度。創新“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模式,“志願紅”活躍在街頭巷尾、田間地頭,成為清遠廣袤大地上一抹亮麗的色彩。2022年,清遠遭遇超百年一遇特大洪水,近10萬名志願者有序奔赴一線,用責任和擔當築起了“紅色堤壩”,彰顯了清遠文明力量。

《清遠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宣傳活動。(資料圖)
建優文化環境。&&《清遠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條例》,挖掘紅色革命文化、古色歷史文脈,特色民族風情、綠色生態文化等“四色”文化資源,打造詩歌節、書香節、禮儀文化節、誠信清遠等品牌活動,獲評“中國生態詩歌之城”。推動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建成全省首家嶺南書院(江心島書院),構建“書院+書房+書屋”模式,將“精神糧倉”建在了市民家門口。舉辦連州國際攝影年展、旅游文化季千年民俗展演、“四季村晚”、瑤族盤王節等特色惠民文化活動,讓“有山有水有文化”成為清遠城市IP。

嶺南書院。(資料圖)
厚植生態優勢,提升城市美好品質
綠色是創建文明城市的應有之義,也是大自然給清遠的饋贈。清遠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注重生態保護與城市建設的融合,努力推動清遠成為“融灣崛起”的綠色發展樣板。以綠為底,建設宜居福地。我們將綠美生態嵌入市民生活,改造提質市區一江兩岸、廣清大道沿線,南岸公園、飛來湖濕地公園等48個市民公園星羅棋佈、點綴全城,246.2公里碧道促進水、岸、城、鄉聯動,水清岸綠魚躍在清遠得到生動體現。全市森林覆蓋率近70%,“推窗見綠、出門入園”成為市民生活常態。

航拍“清遠藍”。清遠日報記者 李思靖 攝
以綠為本,賦能城鄉融合發展。建設鎮村同建同治同美鄉村振興示範帶27條,創建和美鄉村1.2萬餘個。清遠雞、英紅茶等五個百億級特色農業産業綜合産值突破400億元,帶動20萬農戶、超60萬人增收。深入推進“農文康旅”融合發展,實施鄉村運營項目655個,帶動農戶8.56萬人,綠美資源已成為破解城鄉融合發展的有效路徑。以綠為媒,擦亮生態名片。以綠色工業、生態農業和生態文旅産業為“三大引擎”,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産業轉移首選地、優質農産品供應地、旅游度假目的地,初步形成南部片區“清遠長隆”+“北江生態”、北部片區“國家公園”+“壯瑤風情”生態文旅産業格局,推動清遠從“生態後花園”向“世界級目的地”躍升。

清遠連南三排鎮鄉村振興示範帶。(資料圖)
精心組織清遠馬拉松、“一季一主題”等文旅品牌活動,“山清水秀生態美”金字招牌更加亮眼。

2025年3月,馬拉松選手奔跑在清遠的賽道上。清遠日報簽約攝影師 劉獻文 攝
突出民生導向,構建城市幸福圖景
創建文明城市是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是人民群眾共建共享的民心工程。清遠着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更好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用心用情辦好民生實事。持續推進“創建+民生實事”工程,改造提升老舊小區、農貿市場、背街小巷等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場所,曾經破舊雜亂的老舊小區重新煥發生機,雜物滿地的街角空地變身口袋公園,坑洼積水的小巷小道變得平坦整潔,創建成果實實在在惠及到每一位市民,群眾滿意度每年達98%以上。

清遠南門口口袋公園。(資料圖)
聚焦聚力解決群眾關切。在農貿市場、大型社區聚集區,合理規範設置便民臨時擺買點,讓小生計服務大民生,留住城市煙火氣。採取“政府補貼一點、慈善捐贈一點、企業讓利一點、個人自付一點”相結合的方式,推動長者飯堂在主城區街鎮實現全覆蓋,讓長者飯堂成為社區老年人幸福生活的堅實保障。共建共治深化基層治理。構建“1+6+N”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深入實施“網格化+信息化”“網格員+信息員”基層治理模式,網格化管理實現100%全覆蓋,清遠成為粵東西北唯一榮獲“平安鼎”的城市。創新“拍客·啄木鳥在行動”“文明實踐領跑人”“樓棟裏的微治理”等群眾參與載體,發揮“12345”熱線、行風熱線、社區微信群等監督作用,隨時隨地解決市民反映問題,廣大市民從創建“旁觀者” 轉變為了“參與者”“推動者”。

清遠長者飯堂。(資料圖)
站在新的起點,清遠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引,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服務大局中推動城市文明建設聚勢謀遠,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鞏固壯大社會主流價值,讓城市更美好、讓市民更幸福、讓社會更文明,奮力書寫好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清遠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