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小哥”休息權】算法優化,讓騎手“越跑越明白”‌-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10/20 09:46:20
來源:工人日報

【關注“小哥”休息權】算法優化,讓騎手“越跑越明白”‌

字體:

  今後跑單時,榮曉路很難再連續“極限操作”了。

  “單子幾乎沒斷過,去廁所都是趁出餐慢的空當去的。”10月15日,北京市昌平區天通苑站點的專送騎手榮曉路,向《工人日報》記者展示他在今年8月一個雨天的“極限操作”——當天,他連續在線13個小時,直到被系統“踢”下線才收工。

  這一天,榮曉路一共送了82單,在站點150名騎手中排名第五,當天的“榜一”戰績是101單。

  近期,外賣&&美團對“防疲勞”機制升級:如果連續多天跑單時間達到“極值”,站點會約談騎手進行“強提醒”,要求騎手平衡好工作和健康,個別站點還試點通過線上管理,約束騎手極端過勞跑單情況。

  2024年底開始,多家外賣&&陸續上線“防疲勞”機制。不過,美團騎手保障組相關負責人田冶坦言,對於騎手強制下線後,換個&&接着跑單的情況,僅靠單一&&很難約束。

  由於&&累計的時長是騎手身上“有單”的時間,榮曉路所在站點的副站長蘇衛東透露,即使是訂單量較多的周末,也只有5名左右騎手用完時長。美團數據顯示,目前日均觸發8小時彈窗的騎手約佔比18%,觸發12小時強制下線的騎手佔比僅為0.28%。

  騎手們對於每一單的“性價比”格外在意。決定訂單“性價比”的是一套涉及商家、用戶、&&、騎手等多方的算法。28歲的上海專送騎手饒頂峰與這套算法“打交道”已有4年時間。

  今年4月和9月,上海舉行了兩場關於算法和勞動規則的懇談會,饒頂峰有機會和&&代表面對面“談”算法。

  今年,全國總工會將推動&&算法和勞動規則協商作為開展2025年集體協商“集中要約行動”的重點工作,更多的快遞小哥、外賣配送員像饒頂峰一樣,對看不見的算法擁有了“話語權”。

  “像桶裝水、團餐這樣的訂單,送一單勞動強度就很高。老小區大多沒電梯,經常搬運超重物品,特別容易疲勞”“送一次遠單還不如搶兩個近單,訂單價格跟距離不成正比”……不喜歡“熬時間”的饒頂峰,兩場懇談會上談的都是訂單“性價比”問題。他希望,&&優化訂單計價規則,增加更多衡量配送難度的人性化標尺。

  在這兩場懇談會上,騎手和&&方在提高順路單派單概率、提高難配送訂單在計價算法中的權重比例、眾包騎手正常勞動情況下的“時薪”不低於當地最低小時工資標準等方面達成了共識。

  最近,跑在路上的饒頂峰感受到了算法的“溫度”:以前接遠單不容易“跟單”,現在接一個遠單,基本都會“跟”幾個距離近的順路單。

  更多的改變在發生。

  北京市朝陽區將&地區的眾包騎手劉壯發現,接到順路單比之前更容易了,順路程度也更高了。地圖上的兩個相鄰小區,實際隔着一條環路,需要繞很遠才能到達的“假順路”情況,很少再出現。

  浙江杭州眾包優選隊長黃曉琴,向記者展示了一個“13顆星”訂單。

  這個需要46分鐘內送達的晚高峰訂單,配送距離為3.5公里,共13件商品,價格7.8元。基於訂單距離、時段、重量、商品數量等因素生成的星級,將訂單價格與配送難度挂鉤,這些算法的優化,也讓騎手“越跑越明白”。

  採訪當天,榮曉路早上7點上線,晚上8點收工,共完成33單。下線時,疲勞監測的跑單時長進度條上,距離8小時的彈窗點位還有一小段距離。榮曉路所在站點的專送騎手,每單單價6元,加上隨單補貼,這一天,他大約賺了200多元。維持這樣的跑單強度,他每月能到手7000元左右,多的時候能過萬元。榮曉路每月有4天假期,可以靈活向站點申請。

  即便如此,對於騎手而言,&&派什麼單子,能跑多少錢,仍然具有不確定性。接受記者採訪的一些騎手錶示,隨着騎手數量增多、接單數量減少,想要保證收入不降低,一定程度上還是要“卷”時長。

  對此,田冶&&,外賣訂單具有潮汐性和非標準性,&&會進一步完善薪酬調整溝通機制和算法規則,讓騎手收入更具穩定性。(記者 王維硯)

【糾錯】 【責任編輯:李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