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展示全省各地文明實踐宣講成果、培育壯大基層宣講隊伍、增強宣傳宣講實效,今年7月以來,江蘇精心組織文明實踐宣講交流活動,各地緊扣文明實踐工作主題,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延伸圈帶點等陣地,組織百姓名嘴、紅色故事講解員等積極壯大文明實踐宣講員隊伍,不斷創新宣講形式與內容,開展分眾化、情景化、互動化式宣講,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南京市廣泛組織開展文明實踐宣講交流活動近1000場。在2025年“先進典型事跡進校園”暨江蘇司法警官職業學院思政一體化公開課活動上,“文明‘寧’好”南京市先進典型宣講團首次亮相,聲情並茂地為學生講述好人的故事。江寧區在百家湖商圈核心設立“市民學習空間”利用公眾休憩時間開展理論微宣講,玄武區新街口街道香鋪營社區打造“艾芳書記先鋒説”短視頻理論宣講品牌,推動理論宣講“從課桌上到手機上”。
無錫市各地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開展群眾樂意、滿意的文明實踐宣講活動。江陰市打造“理響江陰”理論宣講文明實踐項目,依託市鎮村三級陣地網絡,累計舉辦活動100余場,覆蓋2萬人次。宜興市以“理潤陶都”理論宣講品牌為引領,在萬石、西渚、新建等多個鄉鎮實踐所開展多場宣講活動。
徐州市開展了一系列多角度、多元化的文明實踐宣講活動,為群眾帶來了一場場直抵心靈的文明洗禮。由市委宣傳部創新搭建思想道德建設&&,特別策劃推出“網上道德講堂”欄目,聚焦凡人善舉、愛心故事,生動展現徐州人民無私奉獻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讓道德故事如春風化雨般走進千家萬戶。豐縣精準對接基層群眾對文化夜生活的需求,由優秀教師代表擔任宣講員,繪聲繪色地向村民講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
常州市各轄市區依託文明實踐陣地與活動,累計開展各類新時代文明實踐宣講活動92場,惠及群眾5000餘人次。“老城開麥 理響鐘樓”理論宣講脫口秀暨老城廂百姓名嘴風采展示活動在常州市鐘樓吾悅開心喜聚劇場精彩上演,10位基層“名嘴”圍繞基層治理、文化傳承、健康管理等民生熱點話題依次開麥,帶來陣陣歡笑與掌聲。溧陽市以“奮進現代化 奮力挑大梁”為主題的“百姓名嘴”風采展示活動,結合身邊的暖心故事、生動小事,讓理論傳播既接“天線”又接“地氣”。
蘇州市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不斷探索創新,用“鄉音”傳遞“黨音”,用“小故事”講清“大道理”,用“小舞&”演繹“大情懷”。昆山市通過組建“開心學習”“巴溪鄉音”“銀齡之聲”“巾幗童聲”等特色宣講隊,廣泛吸納百姓名嘴、身邊典型、能工巧匠、返鄉大學生等基層骨幹,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創新開展“鄉‘理’鄉親”“百匠百課”“晚安故事會”等品牌活動。
南通市以本土文化為根脈,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用鄉音搭&、用創新賦能、用身邊人説身邊事,讓文明新風在雉水大地落地生根。如皋市組建“銀發宣講隊”“紅色宣講團”“青春輕騎隊”“身邊的誇誇團”等文明實踐宣講隊伍,讓退休幹部、道德模範、返鄉青年、社區居民等成為宣講主角。
連雲港市各地依託文明實踐陣地與活動,充分運用方言方語、鄉村廣播、地方文藝等各種形式,廣泛開展場景化、分眾化、互動化的基層理論宣講。東海縣將文明實踐宣講活動與移風易俗、全民閱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防溺水宣傳等多項內容相結合,扎根全縣實踐所站,創新開展“公益大講堂”活動162場次。
淮安市構建“1+10+X”立體化宣講體系,以各級宣講團為主要力量,組建專家學者、“百姓名嘴”、青年先鋒、“紅色輕騎兵”等特色宣講隊伍,組織農村、社區志願者廣泛參與,打造“理論宣講基層行”“‘淮’有信仰”等特色活動品牌。
鹽城市積極探索理論宣講新模式,聚力打造宣講品牌。濱海縣創新方式方法,活化內容體系,緊扣“品牌化、精品化、差異化”思路,將理論宣講的“講&”搬到基層一線,變“&上講”為“當面講”,組織赴烈士故居、烈士紀念館開展蹲點式宣講活動,通過蹲點式調研和場景化宣講的有機融合,提高理論宣講的實效性和感染力。
揚州市開展“流動式、互動式、沉浸式”的理論宣講活動,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深入人心、落地生根。高郵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聯合揚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相關專家學者,深入200多個基層點,開拓思路、深度挖掘高郵地方故事,總結高郵地方特色案例,建立起理論宣講“中央廚房”案例庫、教材庫、課程庫。
鎮江市以“新思想文藝課堂”為載體,市級層面創作推出文藝微宣講作品36個,含情景劇、清曲説唱、評書、小品、小錫劇等,把“新思想文藝課堂”送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用黨的創新理論敲開群眾的思想之“門”。
泰州市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廣泛開展文明實踐宣講活動,持續掀起文明實踐宣講熱潮。靖江市通過方言宣講、鄉村廣播、地方戲曲等特色載體,結合“雙十雙百”部門優質資源,開展“‘理’響先鋒,‘聲’入人心”“靖善微課堂”“西來有藝思”等宣講活動。
宿遷市充分用好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理論宣講&&,積極發揮黨員幹部、專家學者、先進典型、特色宣講隊等各方面宣講力量的作用。宿遷工業園區持續擦亮“蘇言宿語”理論宣講品牌,宣講員創新採用“視聽+互動”模式,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引領和安全教育,更好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