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中國·河南丨全國最美家庭代表王叢苗:用雙手守護歷史,用真心傳遞溫暖-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09/29 16:19:22
來源:河南文明網

文明中國·河南丨全國最美家庭代表王叢苗:用雙手守護歷史,用真心傳遞溫暖

字體:

  在偃師區,伴着二里頭遺址的厚重黃土,“全國文明家庭”代表、基層考古技師王叢苗走過了41個春秋。這份堅守的背後,有一個她與丈夫“你守護文物,我守護咱的家”的感人約定。

  9月26日,“文明中國”主題採訪報道組走進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採訪了王叢苗在平凡中守護文化根脈、傳遞文明新風的故事。

  “1983年高考後,我通過招工進入考古隊。剛入行時,什麼也不懂,但受父輩踏實肯幹的作風激勵,我能吃苦、有韌勁,加上對歷史和老物件的興趣,就一頭扎進去了。”王叢苗面對着一件件文物,向記者講述着她的考古之路。

  為幹好工作,王叢苗專門去北京學考古繪圖,後來又陸續學習鑽探、發掘、室內整理等技能,從民工一步步成長為高級技師。

  為啥這麼拼?王叢苗笑着説,就是想把活兒幹精,讓地下的遺跡、器物、先人遺骨,能在圖紙上“活”起來,讓更多人讀懂歷史。

  當時,她白天握鏟鑽探,夜晚挑燈繪圖。起初因身材瘦弱被質疑,但她硬是憑着一股韌勁咬牙堅持:肩磨破皮,就墊上棉布繼續挖;繪圖不準,便徹夜臨摹陶器紋樣。

  41年來,王叢苗在平凡中涵養匠心,參與發掘遺跡數百處,繪製文物圖1.6萬餘幅,將二里頭的“中國之最”呈現給世界。

  王叢苗能心無旁騖地堅守,離不開丈夫那句樸實的承諾:“你守護文物,我守護咱的家。”

  早年她常駐工地,丈夫一人挑起照顧老人孩子的重擔;她退休返聘,丈夫依舊默默支持。孩子們也從小懂事,在磨礪中學會了擔當。

  王叢苗的家庭也曾遭遇難關。2011年,她的丈夫打工時不幸被壓斷左下肢。危難時分,鄰居們送飯送水、攙扶照料,這份恩情,一家人始終銘記在心。

  “人家幫過咱,咱也得幫別人。”王叢苗把這份感激化作了行動,每當鄉親有難,她都積極施以援手。

  家風是文明的“無聲課堂”。如今,王叢苗的孩子們也積極投身志願服務,把“與人為善、樂於奉獻”的家風從小家傳向社會。

  當選河南省人大代表後,王叢苗深感責任重大。年過花甲的她,為了更好履職,利用夜晚空余學習電腦繪圖軟體,用平板記錄工作,被丈夫笑稱為“老學生”。履職省人大代表期間,她還提交多份文物保護提案守護文化根脈,更成了“二里頭考古隊的金牌講解員”,年均義務講解40余次,讓沉睡的歷史生動起來。當二里頭遺址博物館建設需要徵地拆遷時,她帶頭響應,耐心為鄉親們解讀政策,帶動大家配合併共同保護二里頭文化遺産。

  “看到村民陸續搬進新家,遺址開發帶動家鄉發展,我覺得一切付出都值了。”王叢苗説。

  四十載春秋,王叢苗用匠心精神讀懂華夏根脈,用平凡日子體味着文明真諦。她説,她會繼續守護地下的歷史,也會和家人一起,用愛守護溫暖小家,用點滴行動傳遞溫暖,弘揚文明新風。

【糾錯】 【責任編輯:呂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