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9月15日電 由浙江省自然資源廳統籌實施,浙江省測繪科學技術研究院精心編制,中華地圖學社出版的《美麗浙江·圖見二十年》(2005—2025年)地圖集(以下簡稱《圖集》)近日正式面向社會發布。
一圖閱盡二十載 六卷繪就新圖景
《圖集》以地圖為信息表達載體,通過6個篇章、40余幅專業地圖、5萬餘字及海量圖表、圖片資料,構建起立體多元的敘事體系。從理念萌發的歷史脈絡到省域實踐的生動探索,從生態保護的攻堅成果到綠色發展的轉型路徑,全面展現浙江20年來在經濟、社會、生態領域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深刻詮釋“兩山”理念的歷史價值與時代意義。
在內容架構上,《圖集》秉持“傳播理念為要、便利讀者為重”的宗旨,精心設置“前言、印象浙江、生態建設、經濟轉型、社會治理和擘畫藍圖”等6大篇章。
在數據匯聚上,《圖集》嚴格遵循國家相關標準和製圖規範,充分徵集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統計等數據,並對地圖表達和數據處理進行了嚴格的質量控制和審核把關。所有數據均來源於省級政府部門和機構,確保了地圖集的權威性、準確性和可靠性。
在表現形式上,《圖集》採用了多種表達方法,如地圖、文字、圖片、圖表等,直觀、形象地展示了工作成就和時間脈絡。同時,還運用了電子地圖網絡發布模式,在浙江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務&&進行了全面展示,為讀者提供了更加生動、便捷的網絡化服務。
在裝幀設計上,《圖集》打破傳統大型圖集的“排面思維”,採用便於攜帶翻閱的十六開本,內文紙張全部選用環保材料,從形式到材質都體現着綠色發展理念。
作為記錄時代變遷的空間載體,地圖以其獨特的歷史縱深感和空間表現力,成為詮釋“兩山”理念的最佳媒介。《圖集》的出版發行,不僅為公眾打開了一扇直觀了解浙江生態文明建設的窗口,為管理部門提供了科學決策的參考依據,更給科研工作者和學術界留下了珍貴的研究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