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中國·黑龍江|雞西:北大荒精神催生墾地共建新篇章——虎林市與慶豐農場共建精神文明紀實-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09/12 16:02:41
來源:文明雞西

文明中國·黑龍江|雞西:北大荒精神催生墾地共建新篇章——虎林市與慶豐農場共建精神文明紀實

字體:

  北大荒,曾是一片“沉睡的黑土”,一代代拓荒者以“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勇於開拓、甘於奉獻”的精神,將“荒原”變為“糧倉”,鑄就了感人至深的北大荒精神。它不僅是艱苦奮鬥的歷史記憶,更是推動現代農業與鄉村振興的強大動力。如今,這精神火炬傳遞至新時代,在虎林市與域內的慶豐農場墾地共建中煥發新生,引領着區域從單一生産走向多元融合,從物質富裕邁向精神豐盈,持續照亮合作共贏、城鄉融合發展之路。

  近年來,雙方以黨建為引領,以文化、旅游、農業為支點,撬動多領域深度融合,不僅邁出了區域經濟協同步伐,更在精神文明建設的道路上踏出鏗鏘足音。從北大荒的艱苦奮鬥到現代農業的科技騰飛,從單一生産模式到文旅融合新業態,這片黑土地正煥發新的生機,而生活在這裡的人們,精神面貌和行為習慣也在新的時代裏被文明理念悄然浸潤。

  黨建引領凝共識 文明新風潤心田

  虎林市東誠鎮與慶豐農場通過“虎慶荒緣”黨建聯合體,打破地域壁壘,實現組織共建、活動共聯、資源共享。這一創新機制不僅是區域合作的橋梁,更成為傳播文明、凝聚人心的重要&&。

  “以前種地靠經驗,現在有農場的技術專家支持,去年我家玉米每畝增産100斤,這增收的錢實實在在揣進了腰包。”東誠鎮農戶王大哥的臉上洋溢着笑容。這樣的轉變,源於墾地雙方開展的“黨建+社會化服務鏈”合作。慶豐農場派出20余名黨員技術骨幹組成“田間服務專班”,走進東誠鎮的田間地頭,開展技術培訓120余次,解決生産難題100多個。他們拿着土壤檢測儀分析氮磷鉀含量,攤開栽培模式對比圖講解大壟密植的“增産密碼”,真正實現了“把支部建在産業鏈上,讓黨員服務落在田間”。

  虎林市教育中心幼兒園到鄉村振興産業園開展研學活動。慶豐農場供圖

  文化活動的蓬勃開展,進一步豐富了群眾的精神世界。今年4月,第四屆果蔬採摘節在慶豐鄉村振興産業觀光園開幕。鴕鳥觀光、草莓採摘、拔河比賽、特色品鑒……多元活動吸引眾多游客前來體驗。

  “周末帶孩子來這裡,既能體驗採摘的樂趣,又能學習農業知識,特別有意義。”虎林游客張女士説。連續四年舉辦的採摘節,單日游客量突破千人,銷售額達1.2萬元,不僅帶動了經濟,更增強了墾地之間的情感&&。

  農業合作促增收 科技引領現代路

  從“靠天吃飯”到“科技種田”,從單打獨鬥到全鏈託管,虎林市與慶豐農場的農業合作已成為區域協同發展的典範。雙方通過共建高標準示範園區、推廣先進技術、開展全程託管服務,實現了農業增産、農民增收,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能。

  在慶豐農場打造的千畝高標準旱田現代化農業示範基地,北斗導航播種機劃出筆直壟溝,智能收割機精準測算産量數據,科技的力量滲透在農業生産每一個環節。園區推行“四精兩管”高産栽培模式,在耕、種、防、收各環節嚴格把控。播種環節採用精量點播技術,確保種子分佈均勻;施肥環節運用分層施肥技術,提高肥料利用率。三年來,園區示範開展田間技術培訓11次,累計培訓600餘人,讓無人機植保、測土配方施肥等“新農技”真正飛入尋常農家。

  虎林市與慶豐農場開展農業合作。慶豐農場供圖

  在虎林市東誠鎮復興村的一塊玉米試驗田裏,大壟密植的早熟品種德美亞3已播種完畢。技術員正帶着農戶實施深松作業。“深松能打破犁底層,增強土壤蓄水保肥能力,對玉米根係生長特別有好處。”技術人員一邊指導操作,一邊耐心解答,這樣的場景在東誠鎮已成為常態。

  2025年,慶豐農場計劃託管1203畝高標準玉米示範田,為農戶提供從農資採購到收穫銷售的全産業鏈服務。利用衛星定位、自動駕駛技術和農業大數據&&,實現精準化、智能化作業,有效降低生産成本,提高産量和質量。

  墾地雙方開展“黨建+社會化服務鏈”合作進行田間規劃指導。慶豐農場供圖

  數據最有説服力。兩年來,慶豐農場與虎林市實現全程託管面積2.5萬畝、單多環節託管面積23萬畝,玉米每畝增産100斤,大豆每畝增産55斤,為農民帶來470萬元的直接增收。此外,雙方還與虎林域內12家企業合作開展糧食經營貿易,累計貿易量17.75萬噸,實現利潤總額1088萬元。實實在在的收益,讓農戶們嘗到了墾地合作的甜頭,也更加堅定了科技興農的信心。

  文旅融合添活力 精神物質雙豐收

  文化是靈魂,旅游是載體,産業是基礎。虎林市與慶豐農場深入挖掘墾地文化內涵,共同打造“黨建研學+農耕體驗+休閒旅游”精品線路,實現了文旅融合與精神文明建設的雙向賦能。

  鄉村振興産業觀光園果蔬採摘基地打卡留念。慶豐農場供圖

  在慶豐鄉村振興産業觀光園,果蔬採摘節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游客們提着籃子,他們歡聲笑語地穿梭在挂滿果實的大棚中。園區內還設有鴕鳥觀光區,幾隻健碩的鴕鳥悠閒地踱步,引得游客紛紛駐足拍照。不遠處,一場趣味橫生的拔河比賽將活動氛圍推向高潮,來自農場和東誠鎮的參賽隊伍鬥志昂揚,場邊加油助威聲此起彼伏。

  “一根麻繩,拉近的是心與心的距離;一場比賽,賽出的是‘1+1>2’的團結力量。”東誠鎮副鎮長田野説道。而一顆草莓,則鏈結着城鄉味蕾,傳遞着墾地情誼。通過“觀光+採摘+競技+品鑒”的多元體驗,墾地融合的“甜蜜經濟”生動演繹,不僅拓寬了農産品營銷渠道,更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墾地攜手 共赴‘莓’好”聯建活動。慶豐農場供圖

  2023年底,慶豐鄉村振興産業觀光園被認定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並成功申報黑龍江省第一批中小學生研學實踐基地。園區年均接待研學觀光旅游團70個,累計接待游客11.5萬人次。文旅融合的發展,不僅帶動了經濟增長,更提升了區域文化軟實力和影響力。

  在“虎慶荒緣”黨建聯合體成果展廳內,一幅幅圖文並茂的展板生動展現了雙方四年來的合作歷程。從最初的農業生産技術服務對接,到如今的産業、旅游、文化深度融合,每一張照片都記錄着攜手共進的堅實腳步。

  “這幾年的變化真大啊,從這些照片裏就能感受到大家的努力和付出。”慶豐農場第五管理區黨支部書記王海彬&&,“今年我們計劃與對接的村黨支部開展更多技術交流和文化活動,進一步深化合作。”

  從文化活動的豐富多彩,到農業合作的務實深入,再到文旅融合的創新活力,虎林市與慶豐農場的墾地共建,不僅帶來了物質上的豐收,更實現了精神上的提升。人們的笑容多了,信心足了,團結協作、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日益顯現。(採訪報道組:孫偉民)

【糾錯】 【責任編輯:鐘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