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中國·黑龍江|伊春:村規民約“約”出美麗鄉村-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09/12 14:27:25
來源:伊春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

文明中國·黑龍江|伊春:村規民約“約”出美麗鄉村

字體:

  小興安嶺南麓,湯旺河畔,沿着新修整的柏油路前行便能抵達風景秀美的金山屯鎮樂園村。走進這個僅有264名常住人口的小村子,統一規整的院落,道邊栽着茂盛的寒地玫瑰,目之所及不見半分雜物,一切都是乾淨整潔的舒心模樣。

  誰曾想,眼前這個伊春市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工作示範村,竟飽受環境“臟亂差”的困擾。

  “看別人家乾乾淨淨的,要是自家院裏不乾淨,給游客看去了,就是給村子丟臉,誰臉上都挂不住。”村民陳強一邊將生活垃圾分類投入垃圾箱一邊説。

  村民們的思想轉變源於幾年前樂園村“兩委”對人居環境治理新模式的堅定探索。

  樂園村環境優美,景色宜人。

  回憶起當時,村支書王立國掏出手機翻出來許多舊照片,破舊水泥路上一下雨就出現的大小水坑、道邊隨意摞着的柴草垛和玉米棒、濁污水體上漂着的塑料袋……“比起這些問題,讓我們最頭疼反而是給村民做思想工作,讓他們改掉之前的生活陋習。”作為一個典型的林業轉型村落,樂園村和大多數同類村子一樣,青壯年大多在外務工,村民構成以老人居多,他們受傳統的生産生活方式影響,環保意識並不強,垃圾扔在門外的垃圾堆,各類污水直接排入大河裏,根本不覺得有什麼問題。

  為了改變這一局面,村“兩委”開始從老村民們看重的“村規”切入,原有的村規民約很寬鬆,沒有什麼約束效力,於是讓村民自己定出一版“村規”就成了樂園村環境整治的第一步。

  村規民約修訂工作正式啟動,村委成員挨家挨戶走訪,面對面詢問並記錄村民們關於環境整治的意見建議。還將問題整理成問卷,在線上徵集在外的村民的想法。最終經過多次研究討論,更具體的《樂園村村規民約》形成了,明確了“門前三包”責任、公共區域管護等12條具體條款。這份經村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並報鎮政府備案的“村規”,被張貼在村內公示欄、村委會會議室等醒目位置,成為村民必須遵守的鐵規矩。

  為讓村民用行動認真踐行這份約束,樂園村拿出鐵杵磨針的精神進行宣傳推進。村廣播每天早晚都會播放村規民約音頻,給村民“磨耳朵”。面對思想守舊的老村民,黨員幹部、網格員組成“宣傳小分隊”,一次次面對面講解環境整治要求,解答各種疑問。村幹部帶頭守約的同時加強監督,不定期開展環境巡查,發現違反村規的行為立即制止並對村民進行補充教育。

  多管齊下,村民們的文明習慣在逐步養成,亂堆亂放、隨地吐痰等不文明行為大幅減少,連曾因柴火垛佔道而總被作思想工作的陳大爺,在看到村子切實的變化後也成了村規的宣傳員。村民們的自治能力也在持續提升,通過參與村規民約制定、執行、監督全過程,村民民主意識、法治觀念明顯增強。

  思想的改變,給樂園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子裏的陳年垃圾全部清零,主幹道、溝渠每日清掃,生活垃圾日産日清,衞生狀況得到根本改善。同時,村子裏的基礎設施也在提檔升級,新建好的污水管網讓河水更清澈,路面改造後拓寬的主道方便了秋收運糧與日常出行,院落改造將原本“裏出外進”的院墻統一修成規整模樣,讓出來的空間種上的花草讓村子更美……

  “之前忙沒回來,今年回來的時候我都快不敢認了,沒想到會變得這麼美!”在外打拼多年的村民劉麗華由衷感嘆。

  樂園村大力發展民宿産業。

  煥然一新的村容村貌配合綠水青山的自然美景,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游玩,樂園村也借機開設了民宿和農家樂。目前,全村已有26間民房投入民宿運營,並以每日300元的房價創下了良好的銷售效果,贏得了各地游客的認可。“預計今年這些民宿能為村集體帶來30萬元的收益!”王立國激動地説。

  如今的樂園村,正沿着村規民約鋪就的善治之路,奔向更美更富的未來。未來,樂園村將進一步拓展村規民約的應用場景,讓這“治村法寶”在産業發展、鄉風文明等領域發力,書寫美麗鄉村新篇章,為文明中國的建設貢獻堅實的基層力量。(採訪報道組:張丹)

【糾錯】 【責任編輯:鐘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