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事新辦不鋪張,白事簡辦不攀比,文化禮堂裏歌聲陣陣,村規民約前駐足常學……在雞西市的鄉村大地上,文明新風已吹進千家萬戶,浸潤着百姓日常生活。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更要鑄魂。近年來,雞西市將鄉風文明建設作為激活鄉村內生動力的關鍵之舉,創新推出“思想引領、移風易俗、文明實踐、典型示範”四大抓手,從思想深處涵養新風、從行為習慣破除舊俗、從實踐場景傳遞文明、從榜樣力量帶動全員,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水平,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精神動能與發展活力。
思想引領與典型示範並舉,築牢文明根基
雞西市將思想引導作為鄉風文明建設的首要任務,構建分層宣講、志願普及、陣地傳播“三位一體”的宣傳矩陣。組織村幹部開展“一對一”入戶宣講,深入適齡青年家庭,講解家風家教、家庭和睦的重要意義;廣泛開展主題宣講活動,2025年上半年,全市共舉辦“黨的創新理論進萬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農村”等活動1230余場,覆蓋群眾11.5萬人次。依託村廣播、宣傳欄、新媒體等渠道開展常態化宣傳,累計張貼海報5500余張,發放宣傳單1.2萬餘份,推動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在強化思想引領的同時,注重發揮典型示範作用,通過開展“好婆婆”“好兒媳”等評選活動,深入挖掘家庭和睦、孝老愛親等方面的先進典型。2025年上半年,遴選出80余名典型候選人。圍繞這些身邊榜樣開展“身邊的感動”道德模範微宣講等活動100余場,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營造“比學趕超”的文明氛圍。
虎林市開展“身邊的感動”文明實踐微宣講活動。虎林市文明辦供圖
移風易俗與環境整治並進,改善鄉村風貌
針對紅白事大操大辦、高額彩禮等問題,以制度建設推動移風易俗常態化、長效化。全市所有行政村“一村一策”修訂村規民約,將抵制高額彩禮、簡化紅白事流程等內容明確納入其中;組建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推行“積分管理+紅黑榜”機制,通過正向激勵與反向約束引導村民踐行新風。市、縣、鄉三級婚姻登記處聯動,推動新人簽訂“抵制高價彩禮”承諾書,從源頭倡導婚事新辦。雞東縣東海鎮、興農鎮等地積極發揮道德評議會作用,圍繞鄰里關係、婆媳糾紛等組織評議,以“評”促改培育文明新風。2025年以來,全市累計引導婚禮新辦44次、葬禮簡辦60次、余事不辦19次,開展節慶反餐飲浪費活動112次,文明新風逐漸深入人心。同步推進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顯著。2024年,全市開展村莊清潔行動3700余次,參與人數3.6萬人次,清理農村生活垃圾2.4萬立方米,整治污水溝渠473公里。今年以來,全市範圍內持續推進環境整治專項行動,各項工作得到進一步深化和落實。近日,全省學用“千萬工程”經驗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暨土地延包工作推進會議在虎林市召開,全面展示我市在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中的經驗做法,發揮了重要的示範引領作用。
虎林市虎頭鎮虎頭村舉辦2025年全國“四季村晚”夏季主場活動。虎林市虎頭鎮供圖
文化惠民與文明創建融合,豐富鄉村生活
雞西市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為主陣地,結合傳統節日和村民需求,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在“七夕”“重陽”等節日期間,組織婚戀講座、孝老服務等“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籃球場、五人制足球場,群眾運動健身場所不斷更新,每到夏季,村BA便成了老百姓做關注的農村體育賽事。廣泛發動志願服務隊伍開展“文化惠民”行動,通過放映紅色電影、贈送圖書等方式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虎林市推出“綠野放歌——七彩假期·留守兒童親情關懷”“紅色堡壘”巡邊等特色項目,全國夏季“村晚”在虎頭村舉辦;密山市湖沿村依託區位優勢,將文化傳承與鄉村旅游相結合,通過開展文化展演等活動,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同時引進途遠白魚灣度假農莊等産業項目,推動文明創建與經濟發展互促融合,2024年産業項目收入達140.2萬元,並榮獲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中國美麗休閒鄉村等稱號。今年以來,全市開展鄉村文化惠民活動1300余場,吸引16.5萬人次參與。在深化文化惠民的基礎上,紮實推進文明村鎮創建。目前,已成功創建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8個,復查通過12個,鄉風文明試點村鎮建設成效顯著,試點率達90%。
全國文明村湖沿村。密山市文明辦供圖
文明實踐與創新治理協同,提升服務效能
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深入學習“楓橋經驗”,在城子河區創新打造“湖邊議事廳”&&。通過引導村民自主開展自治協商,實現矛盾糾紛不出村,為文明實踐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提供了鮮活範例。同時,依託全市812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廣泛開展“文明實踐 四季如歌”等主題活動,2025年上半年,共開展文明實踐活動5000余場,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群眾日常生活。成立移風易俗宣講隊,圍繞倡導文明婚俗、中秋話家風、孝老愛親等主題開展文明實踐活動,併發布、發放宣傳標語、倡議書、宣傳單等共計2.8萬餘份。通過多種渠道收集農村文化需求,組織開展文藝輕騎兵、文藝小分隊下鄉等活動。2024年全市舉辦各類文化活動7411場,參與群眾35萬餘人次;深化農家書屋改革,打造“圖書角”“閱讀站”等便民空間,推廣數字閱讀&&,提升農民群眾閱讀覆蓋率和便捷性。
鄉村籃球賽。慶豐農場供圖
如今走進雞西鄉村,整潔的村容村貌令人眼前一亮,文明新風宣傳內容隨處可見。 老人們在家門口欣賞着精彩的文藝演出,孩子們既可以在農家書屋暢游書海,又可以在球場上強健體魄。鄉風文明建設不僅改變了鄉村的外在面貌,更重塑了農民的精神世界。
密山市興凱鎮中心書屋開展“放下手機 讀會兒書”閱讀活動。密山市興凱鎮供圖
從“要我做”到“我要做”,從“旁觀者”到“參與者”,文明新風正在雞西大地蔚然成風。
(採訪報道組:武國玲 孫煦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