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中國·河北 | 衡水桃城區中華街道福苑社區:文明深耕社區沃土 治理綻放幸福之花-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09/12 15:47:14
來源:衡水文明網

文明中國·河北 | 衡水桃城區中華街道福苑社區:文明深耕社區沃土 治理綻放幸福之花

字體:

  網格員每天行走在樓棟之間,主動發現並解決群眾身邊的小事難事;樓門議事廳裏,居民暢所欲言、共商共治,鄰里糾紛得以化解,樓棟事務有序推進;義診、維修、文明宣傳等志願服務精準對接居民需求,溫暖直達家門口……在衡水桃城區中華街道福苑社區,文明已成為一種自覺、一種溫度、一種隨處可見的風景。

  近年來,衡水桃城區中華街道福苑社區以網格化管理為基礎,以活動開展為載體,以樓棟文化為特色,以入戶走訪為紐帶,推動精神文明建設與社區治理深度融合,真正把工作做到居民心坎上,讓文明之花在基層綻放。

  “微網格”發揮大作用 織密基層治理網絡

  社區治理千頭萬緒,文明小區建設需久久為功。

  福苑社區從優化架構入手,構建“網格長+專職網格員+微網格員”三級網格體系,整合社區幹部、物業人員、居民志願者、在職黨員、專職樓院長五支力量,全部下沉至網格,實現從“坐班辦公”到“現場服務”的轉變。網格員統一配備“五個一”——紅馬甲、工作證、聘書、信息底冊和網格日誌,主動亮身份、擔責任,真正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

  74歲的於先生是福苑小區的一名網格員,兩年來他堅持每天巡查,隨手清理垃圾、整理電動車,用實際行動守護小區環境。更令人感動的是,文明的種子正在不斷播撒、生根發芽:張淑香每週三定時探訪獨居老人,雪後總有志願者主動掃雪……他們以最樸素的堅持,傳遞着文明的溫度,帶動更多居民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

  特色樓棟塑品牌 激活社區文明細胞

  如何調動不同年齡層居民,尤其是青年人參與社區治理?

  福苑社區以“一樓一主題、一棟一特色”為抓手,結合社區實際,推出特色樓棟文化品牌建設,並根據每個樓棟內居民的特點,建設各具風格的樓棟文化“微景觀”。

  針對青年群體,打造“潮青銳意樓”,發揮青年黨員和志願者模範作用,引導他們從社區治理的“隱形人”變成“主力軍”;設立“友善雅居樓”,創新設置碼上掃心願,社區馬上辦的訂單式服務模式。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有任何的需求和困難都可以通過掃碼反饋到社區,社區會在後&及時回復幫助居民解決困難,真正的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和線上的小yi微心願徵集箱,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有任何的需求和困難都可以通過掃碼反饋到社區,社區會在後&及時回復幫助居民解決困難,真正的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社區還以家風建設為切入口,通過入戶走訪挖掘出許多感人至深的家風故事,並將它們展示在“和諧書香樓”中。四世同堂的和美、二十多年無償獻血的堅持……這些真實的家風故事成為社區最鮮活的教材,潛移默化地滋養着社區的文明土壤。

  活動賦能聚人心 共建溫暖精神家園

  小活動傳遞大文明。福苑社區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雙爭”活動為載體,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結合傳統節日和居民需求,常態化開展理論宣講、文化娛樂、健身科普、便民服務等各類活動。從周一到周末,活動排得滿滿當當,文明養犬、家電維修、健康義診等志願服務更精準對接群眾所需。

  曾經因寵物問題前來投訴的居民胡女士,在社區耐心疏導和設施優化後,主動加入志願者隊伍,不僅協助清理環境,還向新鄰居宣傳文明養犬。她的轉變正是社區文明工作深入人心的生動縮影。越來越多居民在活動中增進了解、在參與中提升認同,社區逐漸從“居住區”變為“生活共同體”,“獨樂樂”成了“眾樂樂”。

  入戶走訪聽民意 精準服務惠民生

  自2025年三月起,福苑社區開展常態化“訪千樓進萬家”活動,形成“社區+樓管+網格員”聯動走訪機制。通過面對面拉家常,社區不僅收集了居民關心的問題,還挖掘出不少有特長的熱心人。

  針對電動車增多帶來的停車難、充電安全問題,社區通過廣泛聽取意見、多方協調資源,新增停車棚32個、充電樁726個,有效緩解矛盾、消除隱患,變“民生訴求”為“幸福實景”。此外,社區還通過入戶掌握居民興趣特長,共同策劃拍攝《福苑網事》微視頻,將居民的航拍、配音加入其中,讓居民從被服務者逐步成為社區文化的創造者和傳播者。

  如今的福苑社區,乾淨整潔的道路、溫馨和諧的樓棟、積極參與的居民,共同勾勒出文明社區的美好畫卷。福苑社區相關負責人&&,將繼續以惠民生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持續深化共建共治共享機制,進一步拓寬居民參與渠道,完善網格協同、樓門議事、志願服務等多形式基層民主實踐,用心用情解決好百姓關心的停車、養老、環境等關鍵小事和民生實事,讓每一位居民都能成為社區建設的參與者、踐行者和受益者。

【糾錯】 【責任編輯:李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