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來就有了落腳的地方,心裏頓時踏實了,找工作的勁頭也更足了!”九月初,在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街道崗頭社區的安居樂寓“青年驛站”裏,剛辦完入住的應屆畢業生張海燕一邊整理衣物床舖,一邊跟記者聊起來深的求職經歷,語氣裏滿是憧憬。
“秋招就要到了,我在社交媒體上看到不少網友通過‘i龍崗’的‘虛擬社區’申請到青年驛站的免費住宿,就也想著試一試。”張海燕説,她特意從江西趕來深圳找工作,一下火車就拖着行李箱直奔正在等候她入住的溫馨小窩,“整個旅途都變得特別溫暖”!
整潔明亮的房間,空調、熱水器、洗衣機、無線網絡一應俱全。張海燕向記者介紹:“這15天的免費住宿,不光省了一千多塊錢房租,更重要的是免去了不少生活上的後顧之憂。跟一般臨時落腳點不一樣,這個‘虛擬社區’更像是一座從‘落腳’到‘扎根’的橋。”
聊起青年驛站,今年24歲的謝熙也有説不完的話。一個多月前,她從東莞來深圳求職,同樣入住崗頭社區的青年驛站。讓她驚喜的是,在這裡,線下簡歷指導、職場適應力提升、勞動合同簽署與風險防範等實用課程,以及AI創作、新媒體運營這些“青年夜校”內容,全部開放共享。
“周到貼心的服務加上實用的求職指導,讓我們這些剛出校門的畢業生和職場新手更從容、更有底氣。”謝熙説,她現在已經順利找到一份跨境電商財務管理的工作。
如今在龍崗,像謝熙這樣通過“虛擬社區”拎包入住青年驛站、轉身邁入職場的年輕人,已經越來越多。截至目前,通過該服務&&,入住青年超4800名,就業轉化率超過50%。
“為了打通政務服務、社區管理與民生資源之間的數據‘經脈’,今年6月起,‘虛擬社區’服務&&在龍崗全區111個社區全面構建起數字中樞。”中共深圳市龍崗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一邊介紹,一邊打開“i龍崗”微信小程序向記者演示,“你看,‘我要停車’‘共享空間’‘青年驛站’等15個應用,都是面向一老一小、上班族、來深青年等重點群體開設的,提供從日常瑣事到養老托育的全周期服務。”
數據和信息壁壘打通之後,龍崗區社區公共資源的調配效率從64%大幅提升至97%。居民只需動動手指,周邊公共服務便一目了然。
從“落腳”到“扎根”,從“安身”到“築夢”,從“老有所養”到“少有所樂”,“虛擬社區”正以精細化的服務,為這座城市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溫暖與動能。(記者 黨文婷 嚴聖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