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季之際,朋友圈、家族群、短視頻&&上的所謂“養生大法”刷屏熱搜。然而,那些宣稱“包治百病”“一輩子不用去醫院”的“萬能養生秘笈”,實則暗藏巨大風險,公眾需時刻警惕。
日前,國家衞生健康委在“時令節氣與健康”發布會上明確提示,沒有能包治百病的“偏方”或“秘方”,真正的養生源於長期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讓我們一同戳穿那些借養生之名傳播的偽科學,樹立科學的健康觀念。
中藥配萬物?實為營銷噱頭!
近段時間,餐飲界颳起了一股“萬物皆可配中藥”的養生風潮。傳統中藥材大膽跨界,成為奶茶、咖啡、麵包、冰淇淋裏的“新配料”。從阿膠奶茶、羅漢果拿鐵等飲品,到茯苓桂花發糕、枸杞原漿麵包等糕點,再到當歸牛肉、黃精燒青筍等藥膳……中藥餐飲成為消費市場的寵兒,在年輕群體中風靡起來。
然而,這些添加了中藥材的食品並非人人適宜。部分消費者盲目追求滋補和療效,幻想僅靠添加了幾味中藥材的食品飲品,就能實現“藥到病除”。一些商家瞄準這一心理,以“添加了中藥材”為噱頭,過度放大産品藥用價值,實際上缺乏科學依據,甚至可能出現藥性衝突,嚴重誤導消費者。
吸氫氣治百病?實為養生騙局!
近期,一種以“氫”為核心的保健療養模式在多地悄然興起。不少氫氧體驗館宣稱,吸氫氣能“抗腫瘤、抗衰老”,還能解決各種疑難雜症。
儘管氫氣在醫學領域確實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但目前尚無確鑿科學證據表明吸氫氣或喝氫水能夠直接治療疾病。這類養生騙局之所以大行其道,主要是不良商家抓準了中老年人對健康養生話題的迫切需求,利用其對“高科技養生”的認知盲區,精心設計營銷話術進行虛假宣傳,最終損害消費者權益。
私域直播賣貨?實為虛假宣傳!
當下,私域直播成為商品銷售的熱門渠道。一些商家為規避監管,通過個人微信、企業微信、微信群等私域渠道將顧客引流至線上,在網站、&&、小程序等開設直播間,假借“養生講堂”“健康諮詢”等名義進行誇大、不實宣傳,誘導老年人線上下單或線下消費。為了規避&&審查和相關風險,直播人員刻意拆分疾病名稱,如將“尿毒症”説成“那個尿,某毒,某什麼症”;講效果時,則用“相當哇塞”等予以表述。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5月1日起施行的《互聯網廣告管理辦法》明確規定,禁止以介紹健康、養生知識等形式,變相發布醫療、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廣告。消費者需提高警惕,守護好自身健康與“錢袋子”,謹防私域直播中的養生騙局。
健康養生沒有捷徑可走,那些宣稱“包治百病”“速效神效”的所謂“萬能養生秘笈”,不過是不法商家利用人們對健康的渴望設下的陷阱。面對各類養生信息,我們不妨多一份理性審視,查看是否有權威機構背書、能否闡釋科學原理、是否適合自身體質。讓我們共同擦亮雙眼,遠離養生陷阱,用科學守護健康。(芮靜 李申)
綜合中國市場監管報、“央視財經”微信公眾號等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