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響”護安寧 江西豐城智慧應急廣播的民生實踐-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08/06 08:54:44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村村響”護安寧 江西豐城智慧應急廣播的民生實踐

字體:

  在江西豐城百萬畝稻田的晨霧中,在偏遠山村炊煙升起的暮色裏,一道無形的聲波之網正悄然守護着這裡的百姓。這張由4889隻智慧喇叭構建的當地應急廣播網絡,具有96.8%的終端在線率、3分鐘全域預警響應速度和5分鐘全域覆蓋能力。

  2024年6月的一個深夜,暴雨突襲蕉坑鄉,69個大喇叭的聲音劃破雨幕:“殿上組老鄉注意!後山滲水,立即轉移!”62位村民在指令聲中迅速撤離至祠堂。剛離開不久,山洪便吞噬了三棟房屋。僅去年一年,豐城應急廣播系統精準響應,有效轉移被困群眾逾千人。

  “視播一體”的科技之眼,讓隱患難以遁形。河道邊,孩童身影剛被監控鎖定,警示聲從喇叭中響起;秋日森林,監控一識別到火源風險,廣播警告立即穿透山林。“視頻監控與應急廣播形成‘視聽聯動’的立體化應急網絡,實現視頻監控與廣播同步,讓異常情況一旦出現,精準喊話隨即而至。”相關技術人員解釋應用原理。

  在豐城這個農業大縣,廣播更化身為服務“三農”的多面手。清晨,杜市鎮鄒家村炊煙嫋嫋,《天氣晴雨表》《三農最前線》等欄目準時開播。種糧大戶熊火根端着飯碗笑語:“廣播裏説今年糧油開局好,緊盯1.4萬億斤目標,跟着國家走,糧食越種越有盼頭。”廣播成為政策走進千家萬戶“最後一公里”的橋梁,尤其為不熟悉智能手機的老農打開信息之窗。

  當夕陽染紅白土鎮村口的老槐樹,喇叭裏抑揚頓挫的評書聲響起。村民劉大爺斜靠竹椅,捧一杯清茶沉醉其中:“這日子,過得挺舒服。”在偏遠山村,廣播文藝節目打破寂靜,為農家小院注入幾許歡快。

  據了解,自2017年啟動“村村響”工程以來,豐城市持續深耕這一民生工程,市財政每年投入專項運維經費,確保應急廣播使用暢通,讓“神經末梢”始終鮮活。2022年還完成了915個廣播站點“補盲”建設,實現33個鄉鎮(街道)、4326個自然村全覆蓋。

  作為“村村響”工程建設單位,廣電網絡豐城分公司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35名黨員掛牌上崗,黨員幹部在急難險重任務中攻堅克難。為了適應行業發展需要,該公司通過引進5名專業人才、將黨建工作與技術培訓融合發展,有力推動了豐城廣電網絡從傳統有線電視到智慧城市中樞的轉變。

  從炊煙繚繞的村頭巷尾到稻浪翻滾的田間地頭,從古樹參天的宗祠廣場到游人如織的景區商圈,智慧喇叭傳唱流行旋律,播撒惠民政策,在危機時刻發出安民強音。當5G與AI持續注入動能,這張覆蓋城鄉的聲波之網,正在鄉村振興與智慧治理的交響中,譜寫着數字中國的豐城樂章。(記者孫越)

【糾錯】 【責任編輯:李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