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芒·走訪家鄉的主角|從“天空之鏡”到“共富明鏡” 青海茶卡人書寫高原傳奇-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08/04 08:17:26
來源:新華網

光芒·走訪家鄉的主角|從“天空之鏡”到“共富明鏡” 青海茶卡人書寫高原傳奇

字體:

  7月6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茶卡鹽湖邊拍攝的星軌(多張堆棧),遠處是茶卡鎮夜景。新華網記者 鐘奕攝

  新華網北京8月4日電(記者 鐘奕)午夜零點的茶卡鎮,星河低垂。村民曹彥虎的手指在手機屏幕上飛快跳動,回復民宿預訂諮詢;七公里外的鹽雕工坊裏,黎月萍正將指間的鹽粒塑成牦牛脊背的弧度。夜色中,這兩個身影共同勾勒出青海省海西州烏蘭縣茶卡鎮鹽湖畔的創富圖景。

  牧羊娃的“民宿革命”

  “哥嫂殘疾,三代十口人,放羊曾是唯一的選擇……”曹彥虎的童年浸滿鹽鹼地的苦澀和綿羊的腥膻。隨着年齡的增長,外出打工的小曹“get到了”(領悟到了)致富密碼,回老家做民宿可能是個有“錢”景的市場。

  7月6日,曹彥虎在自家的民宿裏,向記者講述他的創業歷程。新華網記者 鐘奕攝

  2015年,他返鄉將自家小院改成民宿。這一年,茶卡鹽湖因“天空之鏡”照片爆紅網絡,游客如潮卻無處棲身,而曹彥虎民宿簡陋的設施卻讓很多游客看一眼就走。

  轉機發生在2019年,茶卡鎮組織村民赴浙江莫幹山學習精品民宿運營。“40平方米的房間最舒適,房間裝修要有創意有特色,每個主題都要講好故事!”回到家的曹彥虎咬牙貸款34萬元,對小院全面升級:星空房落地窗攬入雪山,親子房彩繪鹽湖傳説……

  “以前舉着牌子在景區門口拉客,現在訂單排到幾個月以後!”房價從80元/晚躍至500多元/晚,年收入突破60萬元。曾經的“放羊娃”如今已經成為茶卡村公認的民宿産業“領頭雁”。2024年曹彥虎又貸款90萬元,加蓋出12個房間。

  7月6日,在曹彥虎開設的民宿中,雇傭的服務員正在打掃客房。新華網記者 鐘奕攝

  一人富帶動全村富。他主動分享經驗,帶動全村村民投身民宿,組織開設美食夜市廣場。如今茶卡村204戶家庭經營民宿,旅游旺季民宿平均入住率可達80%以上,精品民宿一房難求。淡季村民則轉向種植養殖,將“旅游飯”吃出了四季滋味。

  “2024年茶卡村人均年收入達到6萬元”,茶卡鎮黨委書記李有林介紹説。曾經掙紮在溫飽線上的村莊,如今摘下“青海民宿第一村”的桂冠。

  鹽業工的“文創突圍”

  正當曹彥虎忙於幫游客“留在茶卡”時,黎月萍正在思考如何讓游客“帶走茶卡”。

  黎月萍,曾是青海鹽業公司的普通員工。她在工作中敏銳察覺到:“游客驚嘆‘天空之鏡’的壯美,卻帶不走一份有‘鹽’值的紀念品。”

  7月6日,在黎月萍的扶貧車間,“娘子軍”們正在趕制鹽雕訂單。新華網記者 鐘奕攝

  2016年,她辭去這份很多人羨慕的穩定工作,組建多民族“娘子軍”,攻克茶卡鹽湖食用鹽粒易溶、難塑形的難題,相繼研發出鹽雕、熱敷鹽袋、牦牛奶鹽皂、鹽燈、冰箱貼等17大項近200小項文創産品。

  黎月萍創立了扶貧車間,通過“公司+合作社+扶貧車間+村民”的模式,向周邊婦女傳授鹽雕技藝,帶領她們共同搭上茶卡鹽湖文旅業發展的快車,人均年增收1.5萬元。扶貧車間直接提供就業崗位128個,其中婦女從業人員佔80%,近三年來累積培訓鹽雕加工人員200餘人。這些有“鹽”值的産品投放市場後迅速走紅,約有七成通過景區售賣給各地游客,黎月萍創立的公司累計實現文旅紀念品銷售收入1200余萬元。

  7月6日,黎月萍在鹽雕展示館與她的作品合影。新華網記者 鐘奕攝

  2019年3月黎月萍被評選為“全國巾幗創業標兵”,2018年及2021年分別被青海省婦聯授予“青海省三八紅旗手”“三八紅旗標兵”榮譽稱號。她創立的公司先後被評為海西州青年創業就業見習基地、青海省巾幗脫貧示範基地及青海省婦女手工製品基地。

  “從前賣鹽論噸,如今論克!”黎月萍通過“鹽文創+就業”織就共富網,將“一人富帶動眾人富”的雪球越滾越大。這一顆顆曾埋藏億年的鹽粒,如今承載着文化、生態與致富的三重夢想。

  從“天空之鏡”到“共富明鏡”

  夜色中的茶卡鹽湖,曹彥虎民宿的璀璨燈火與黎月萍工坊的雕刀微光在湖面交織。

  當農宅變身為載動鄉村振興的窗口,當鹽粒淬煉成增收致富的藝術,這片曾照見千年駝鈴的“天空之鏡”,終於映照出新時代的答案——真正的共富光芒,不在雲端,而在泥土。當鄉村振興與文旅創新相遇,當一粒鹽承載起生計希望與文化傳承,“綠水青山”便有了溫度,“金山銀山”便有了靈魂。

  茶卡人書寫的高原傳奇,正如鹽湖結晶的過程:看似沉默的積累,終將在某個清晨“天空之鏡”變成“共富明鏡”,折射出璀璨耀眼的光芒。這束光,照亮了從貧困村落邁向文旅名鎮的蝶變之路。

  7月6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茶卡鹽湖拍攝的夜景,“我愛茶卡”成為茶卡鹽湖的“網紅”打卡點位。新華網記者 鐘奕攝

  近年來,烏蘭縣以茶卡鹽湖生態圈為核心,通過生態築基、文化鑄魂、智慧賦能、全域聯動,推動單一景區向共同富裕綜合體跨越。2024年,全縣游客量達578.1萬人次(同比增長14%),旅游收入30.91億元(同比增長20.1%),數字背後是鹽湖生態價值轉化的生動實踐。

  “未來,烏蘭縣將持續擦亮茶卡“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名片,深化“民宿+文化+生態”融合,讓鹽湖的“顏值”永駐,文旅的“價值”長享。”烏蘭縣副縣長管成權説。

【糾錯】 【責任編輯:李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