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實現碳中和,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的消費比例要達到1:9左右,這也被稱為‘一九定律’。而目前,江蘇的這一比例是9:1。”“江蘇産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化石能源佔比高於全國,減碳壓力巨大。”
以上論斷,發表於2021年1月12日的《新華日報》,此時正是我國提出“雙碳”目標後的第一個新年。
我國是世界上唯一擁有聯合國産業分類中全部41個工業門類的國家,其中江蘇省工業門類就有40個,是我國著名的“工業強省”,這同時也讓江蘇的能源轉型肩負重擔。2024年11月14日,江蘇省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已達約8252萬千瓦,歷史性超過煤電,約佔總裝機的42%,成為江蘇發電裝機的第一大電源。自此,綠色能源撐起了江蘇能源格局的“半邊天”。
自2020年至今,江蘇省新能源裝機規模從4000萬千瓦躍升至8000萬千瓦,突破最近一個“千萬大關”僅用時不到6個月,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這背後,離不開高度發達的風電等新能源産業布局,以及高度完備的新能源全産業鏈的堅定支撐。
江蘇省是我國較早發展風電産業的省份,在政策驅動和産業集聚的助推下,形成了以整機製造為核心,各類零部件為補充的全産業鏈發展格局。
風電産業的欣欣向榮,推動了江蘇省能源轉型的時代步伐。優質企業的集聚,是産業興旺的根本要素。金風科技作為江蘇省風電産業的重要參與者、建設者之一,早在2006年就參與中電國際風電項目的開發,18年來金風科技在江蘇省能源開發、産業集聚、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等領域主動擔當“支撐點”角色,為江蘇實現能源領域歷史性突破夯實了基礎。
着力基地型産業支點
2009年,江蘇省編制了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環保等6大新興産業的發展規劃,這些産業布局使江蘇省實現了産業經濟的逆勢增長。6大新興産業中,新能源産業産值上升幅度最大,高達66%,是當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增速的約4.5倍。
“正是在這一年,乘着江蘇省大力發展新興産業的東風,金風科技在鹽城市布局了包含産業鏈完備的風電産業中心、檢測能力齊全的風電研發技術中心、符合國際標準的海上風電培訓中心、在建規模最大的海上風電運維中心、規模最大的風電裝備出口中心的——“五位一體”國內綜合型海上風電基地,為江蘇區域的海上風電項目建設與運維提供強力支撐。”金風科技集團總工程師兼集團中央研究院院長、南方大區總裁翟恩地&&。當前,金風科技在江蘇省共開展業務21項,設立各類分子公司54家……為江蘇省綠色産業提供了堅定支撐。
金風科技積極發揮産業引領作用,與上百家江蘇省內裝備産業鏈企業合作,帶動24家配套企業落戶鹽城,為江蘇構建目前國內風電裝備産業鏈條最為完整、規模最大的風電集聚區。除此之外,金風科技還聯合省內高校及服務業企業,開展合作創新,充分發揮産學研融合的協同效應。同時,金風科技立足江蘇,輻射長三角,以區域協同“強鏈、補鏈”,“我們在産業鏈帶動方面的‘組合拳’産生了積極的效果,當前以金風科技為龍頭的江蘇風電産業集群累計産值超2000億元,解決地方就業超20000人。”翟恩地説。
着力“負責任的創新”
2021年頒佈的《江蘇省“十四五”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規劃》指出,要“以科技自立自強為戰略支撐,以創新引導需求、驅動轉型、優化供給、保障安全,構建自主可控的現代産業體系。”
對於新能源産業而言,科技進步是“第一要務”,自主可控是“立命之本”,産業集群的持續繁榮,需要“負責任的創新”。翟恩地認為,對於風電産業來説,要實現以上目標,就要牽住“實驗驗證”這個“牛鼻子”。
2017年,金風科技於鹽城投資建設實驗中心,建成了零部件級、系統總成級、數字孿生、整機級、場網級“五位一體實驗驗證體系”。2023年,金風科技16MW海上風電機組,就是在該實驗室通過了“五位一體”驗證後成功投運,成為全球海上風電的新標杆。
2023年11月,依託該實驗室,金風科技入選國家能源局首批“賽馬爭先”國家能源研發創新&&名單,獲江蘇省發改委授予的“省級創新&&”稱號;並積極創建國家風力發電技術創新中心江蘇中心、國家能源海上風電重點實驗室,同時布局建設金風前沿技術(鹽城)研究院,通過創新引領提升産業鏈國際競爭力,打造全球風電科研高地。翟恩地&&,金風科技利用紮實的實驗驗證能力,為江蘇風電産業的高速發展加深“護城河”,將“負責任的創新”融入“江蘇製造”基因。
着力高質量裝備與服務
從一張白捲起步,到半個“海上三峽”,江蘇省海上風電長期走在全國前列。截至2023年底,江蘇省海上風電裝機容量超1100萬千瓦,佔全國海上風電的37%以上,排名第一。
翟恩地向記者展示了一組數據:截至2023年底,金風科技在江蘇省累計風電裝機達510萬千瓦,佔全省風電總裝機的22%以上,其中海上風電累計裝機250萬千瓦,佔江蘇省海上風電裝機總量的21%以上。金風科技在江蘇省的風機運維總量達537萬千瓦,其中海上風電部分為253.72萬千瓦,佔有率達21.4%。同時,位於鹽城市的金風科技海上風電基地作為金風中國區域海上風電運維總部,負責全國39個風電項目的運維工作,總容量超465萬千瓦,借助豐富的實踐和海量運維數據,為中國海上風電服務積累“江蘇經驗”。(周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