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是雲南省人力資源大市,也是勞務輸出大市。近年來,昭通積極構建“政府引導+&&推動+政策賦能+管家服務”的返鄉創業“昭通模式”,推出促進創業就業“二十條措施”。2023年以來,昭通回引6.59萬人返鄉創業,帶動18.64萬人就地就近就業。
“在創業服務工作中,我們堅持‘産業融合’與‘&&集成’並舉,實現了返鄉創業從‘零散小弱’向‘鋪天蓋地’的轉變。”昭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李盛義介紹,目前,昭通建成省級創業孵化示範基地4個、市級創業孵化基地2個;在鄉村打造返鄉創業園9個,入園企業實現營收1.6億元。
在彝良縣小草壩鎮寶藏村鄉村振興創業孵化園,園區幫助有需求的企業建立專家工作站,提供“一對一”技術指導,給予31家入園企業用工對接、資金獎補等扶持。
“入駐鎮雄縣省級創業孵化示範園以來,公司駛入發展‘快車道’。2020年公司實現銷售額50余萬元,今年1至8月已增長至900萬元。”鎮雄烏蒙印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汪天勇説。
走進鎮雄縣以勒五金高新産業園,一棟棟標準化廠房拔地而起,入駐的12家企業中,有6家企業負責人為鎮雄籍返鄉創業青年。“現在鎮雄縣變化很大,是一塊創業創新的沃土。”早年,吳長春輾轉浙江、廣東等地從事鋁合金門窗加工生産。2021年,他帶着資金、技術、理念回到老家鎮雄創業。目前,公司已擁有4000多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每月銷售額達200余萬元,員工也增加到40餘人。
據了解,鎮雄縣立足人力資源優勢,因地制宜規劃建設了五金高新産業園、億聯國際商貿城、服裝紡織産業園3個返鄉創業就業&&,幫助3.53萬人在家門口就業創業。
在創業導師指導下,昭陽區和光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吳廣翠參加了第五屆“贏在昭通”創新創業大賽,還促成合作社與雲南省外電商公司合作。2023年,合作社帶動周邊農戶就近就業增收450萬元。近年來,昭通舉辦“贏在昭通”創新創業大賽,建立“創業導師+創業孵化&&+創業基地”挂聯指導機制,組建了48人的創業導師工作室,精準提供返鄉創業服務。
從創業孵化有&&支撐、創業園區有政策扶持,到創業大賽有服務保障,在做好農村人力資源開發過程中,昭通畫出了從打工經濟到創業經濟,從輸出勞動力到回引生産力的美麗弧線。(記者徐鑫雨 通訊員沈迅、龍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