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西安7月11日電(記者 盧俊宇)近日,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現場會在陜西省西安市召開。2023年12月27日,中央信訪工作聯席會議召開全國視頻會議,部署自今年1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全面推開信訪工作法治化。那麼,半年來全面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取得哪些進展成效?
關鍵詞一:政治站位
今年年初,國家信訪局召開全國信訪局長會議,制定了2024年信訪工作要點,把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作為主線和重點。
半年來,各省區市把這項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成立領導小組或工作專班,狠抓統籌協調和督促指導。
西安市信訪工作聯席會議5次召開專題會、現場會部署推進。從去年8月起,先後確定新城區、雁塔區、未央區、長安區、藍田縣等5個區縣開展試點,隨後全市全面推進。細化了市、區縣開發區、鎮街、村組(社區)四級信訪法治化工作指引,制定信訪事項受理辦理法治化等業務操作規程。此外,加強市、區縣、鎮街三級實體&&功能建設,增加調解功能,優化服務功能。並且,推動落實區、鎮、村三級領導幹部信訪工作法治化《責任清單》,編印《信訪法治化工作指南》等,分級組織信訪幹部全員培訓,不斷提升信訪工作法治化業務水平。
關鍵詞二:建章立制
據了解,中央信訪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會同中央依法治國辦印發《信訪工作法治化學習讀本》,制定履行提出“三項建議”職責辦法以及17項信訪基礎業務工作規範和導引指南,統一設計14種業務文書、12種告知文書和電子印模。
陜西對標“五個法治化”、“四個到位”要求,建立健全分層級、分領域、分部門的制度化體系,許多工作都有創新;重慶形成9項工作流程和規範、42種文書模板,制定了業務規範評查、信訪問題清單等5項工作機制;山西創新建立信訪聯席辦和5個專項協調組的“一辦五組”工作機制,按法治化要求調整省信訪局機構設置......
此外,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還修訂了業務規則、&&指導性文件,對照“路線圖”完善本部門本領域“導引圖”。中組部、國家發改委、農業農村部完善依法分類處理信訪訴求清單,制定依法依規辦理信訪事項“導引圖”;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教育部、財政部&&制度規範,進一步細化本部門信訪事項受理辦理流程。
關鍵詞三:問題化解
信訪工作一頭連着黨心,一頭連着民心,群眾利益無小事。
今年以來,國家信訪局緊盯問題化解,大力推動信訪事項依法及時就地解決。深入開展信訪問題源頭治理,指導各地深化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大力推動各級領導幹部接訪下訪,推動信訪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向基層和一線延伸,全國31個省區市和兵團的鄉鎮(街道)實現全覆蓋。
福建統一細化信訪登記信息錄入要素,實現省內各級信訪部門把信訪件直轉責任單位;上海建成申訴求決類事項“依法分類處理清單庫”;湖北建立涉法涉訴事項移交、信息共享等7項機制解決訴訪分離難問題;司法部建立健全訪調對接機制,推動在信訪部門設立人民調解工作室或調解委員會......
關鍵詞四:信息化建設
記者獲悉,目前69家中央和國家機關接入國家信訪信息系統。完善新增系統業務功能33項,建設形成集多種模塊於一體的信息化&&。各地區各部門持續加快信息化&&的互聯互通、功能優化和深度應用。
浙江打造“民呼我為”統一&&,自動生成、定期發布信訪工作法治化指數;黑龍江打造全鏈條、全要素、全覆蓋、全監管、全共享的信訪智能綜合&&系統;國務院國資委開通國資央企信訪信息系統短信告知;全國政協辦公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自然資源部完善本系統信訪信息系統相關功能,推進信息化與法治化有機融合。
關鍵詞五:督查督辦
中央信訪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國家信訪局舉辦局機關信訪工作專題研討班、全國信訪局長專題研討班,組織籌備信訪業務培訓班,深入開展“大督查大接訪大調研”,到雲南、貴州、河北、上海、安徽、河南等地督導調研。
國家信訪局黨組成員到地方和部委授課宣講,帶動各地區各部門舉辦分層次、精準化的教育培訓活動;河北建立常態化省市聯合督導機制,對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重點問題進行督查督辦;天津、河南、湖南強化實地督查力度,推動以督代訓,深化以督促改,安徽分層級、分部門、分業務、分批次進行全員培訓。
記者從會上了解,下一步信訪工作法治化將從預防法治化、受理法治化、辦理法治化、監督追責法治化、維護秩序法治化等環節着力推進,大力推動信訪工作融入基層社會治理格局,依法依規實現“案結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