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觀昕的公益之路始於2014年,當時年僅16歲的他第一次穿上紅馬甲,與公益志願服務結下不解之緣。多年來,立足公益,服務大眾,投身公益事業,用愛心鑄就夢想,公益足跡遍佈社會治理、心理援助、困境幫扶等多個領域。大學畢業後的胡觀昕不求回報以全職公益人的身份,將奉獻當成事業,把付出當成習慣,活躍在各個領域的公益戰線上。
2017年冬天,胡觀昕首次參與春運志願服務,截至2025年7月,在鐵路志願服務單項上九年間累計服務接近6000小時。
2024至2025年,他以長沙火車站為場域,開展了長達一年的旅客深度訪談,系統調研了126位旅客的生存發展狀況,涵蓋務工者、自由職業者、異地求醫家庭等多元群體。拓展性轉換幫扶旅客25人。
他不是簡單地做好事,而是在系統性地解決社會問題。2025年他自費走訪了20余個社區,充分利用互聯網,收集300多份隱形困境群體案例。很多人不符合幫扶政策,但他們的困難真實存在。胡觀昕説。他特別關注那些不夠殘疾、不夠貧困、不夠特殊卻舉步維艱的群體。今年,他聯合醫療、心理專家發起的暖心計劃,已為200余名這樣的特殊群體提供了專業援助。這也是他2024至2025年間開展鐵路旅客深度訪談的延續。
為了更科學、更立體、更專業地投身公益志願服務,胡觀昕陸續考取了社會工作師、註冊營養技師(DTR)、健康管理師、急救員、老年人能力評估員、業餘無線電操作證、心理諮詢師等專業資質,義務培養了100余名新生代志願服務“領頭羊”。
他的堅韌和無私感動了無數人,成為志願者們學習的榜樣。相關部門以其事跡為原型創作了全國首部聚焦鐵路志願者紀實主題廣播劇《車站裏的暖陽》,相關事跡前期被央廣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你好展信佳》、中國交通網、中國網、湖南經視等媒體報道。(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伍家嶺街道瀏陽河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