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民政職業大學:“大愛育人”培育全周期民生守護者-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6/05 11:20:39
來源:新華網

探訪民政職業大學:“大愛育人”培育全周期民生守護者

字體:

  新華網北京6月5日電(記者高海英)仲夏的北京,萬物競秀,鬱鬱蔥蔥。近日,“關注民生福祉 共話人才培養”新聞媒體進校園活動走進民政部直屬的民政職業大學,中央及行業媒體記者深入探訪這所“民政人才的搖籃”,見證其以特色職業教育體系構建覆蓋生命全周期的人才培養鏈條。

圖為民政職業大學 高海英攝

  進入教學樓,“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的核心理念映入眼簾。自1959年建校以來,民政職業大學始終秉持這一核心理念,構建起從婚姻家庭到養老照護、從康復輔助到殯葬服務的全周期人才培養體系,用教育的力量守護人生每個階段的尊嚴與溫暖。

圖為民政職業大學教學現場 高海英攝

  在婚禮文化與傳媒藝術學院,一場極具特色的“周制婚禮”正在開展。活動現場,學生們身着傳統服飾,完整還原了周代婚俗“六禮”流程,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婚禮藝術巧妙融合。作為以“傳播幸福理念,建設幸福家庭”為辦學宗旨的特色學院,學院構建起了層次分明的專業體系。其中,婚姻服務與管理本科專業備受社會各界關注,而婚慶服務與管理、民政服務與管理、大數據會計和影視多媒體技術四個專科專業,則形成了互補協同的學科布局,全方位培養複合型專業人才。

  在畢業生風采展示區,2014級婚慶專業畢業生孫浩然的創業故事格外引人注目。在校期間,他便成立了浪漫劇場婚禮團隊,經過多年發展,如今其創業項目月收入穩定在10萬至50萬元之間。這一鮮活案例,生動展現了學院紮實的專業教學成果與卓越的育人成效。

圖為民政職業大學教學現場 高海英攝

  “崇德尚善,專業立身”。老年福祉學院的智慧康養實訓中心內,“雲上智慧朝陽小鎮”虛擬倣真實訓系統將養老院、社區服務中心等場景搬進數字空間。學生通過標準化老人庫模擬不同失能等級照護,結合 3D 打印適老化輔具實操訓練。

  老年福祉學院副院長曹雅娟向記者介紹了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三階段”工學交替“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從大一的活動帶動崗位實踐、到大二的健康照護實踐,以及大三以就業為導向的崗位實踐,實現學生從生手-熟手-能手的轉變,同時達到養老服務核心能力與職業發展需求精準對接。

  學院會議室的“2025 屆困難學生就業工作作戰圖”顯示,79 名貧困生通過“雙導師制”實現優質就業,而“2025 屆畢業生就業工作作戰圖”則顯示,110 名養老專業畢業生目前就業率已達77%。當談及人工智能是否會取代養老護理員時,曹雅娟&&:“機器人是工具,如何用好工具需要底層邏輯和知識體系支撐,養老行業是有溫度的行業,不會被智能完全替代。”

圖為民政職業大學教學現場 高海英攝

  生命文化學院的現代殯葬協同創新實訓中心以“尊重生命、止於至善”為理念,與上海福壽園合作的訂單班實現“入學即入職”,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殯葬高端技能人才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學生自發組織的“死亡咖啡館”沙龍成為思考生命的哲學&&,通過模擬葬禮策劃、生死議題辯論,讓年輕人重新理解殯葬行業的價值。

  2024 級現代殯葬管理專業本科生陳雪彤分享認識實習體會時説:“這個職業既有理論要求,又有技能要求,在實踐過程中,我理解了職業的價值 —— 讓逝者走得體面,讓生者得到慰藉。”人類學博士、生命文化學院副院長徐曉玲感慨:“這個職業是一群有情有義的人在做有價值有意義的事,讓我們對生命有了更多敬畏和尊重。”

  民政職業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何振鋒介紹,現代殯葬管理、婚姻服務與管理兩個本科專業實現國內本科職業教育“零的突破”,康復輔助器具技術等 3 個專科專業在全國首個開辦,填補了行業空白。學校緊密圍繞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等國家重大戰略,以民政重點業務領域為專業設置方向,建立“1+1+N”專業群建設機制,打造民政領域專業最全、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專業群。此外,學校與 200 余家企事業單位深度合作,共建 11 個産教融合項目、6 個産業學院和 2 個省部級工程師學院,牽頭組建多個産教融合共同體和市域産教聯合體。

  學生工作處處長柴瑞章透露,2025 年學校將聚焦“擴規模、提質量、強特色”目標,擴大本科招生規模,重點布局智慧健康養老管理等民政領域緊缺專業。

  “民政職業大學是一所‘源於愛、精於技、惠於民’的高等學府。”民政職業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李絢&&,學校為民政系統培養輸送了 40 余萬名技術技能人才和民政幹部,累計鑒定民政行業特有工種人才近 25 萬人次,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單位”等 20 多項榮譽。

圖為民政職業大學教學現場 高海英攝

  立足民政、服務社會,民政職業大學以 “大愛育人” 理念引領教育實踐,構建覆蓋婚姻、養老、康復輔具研發、殯葬禮儀的生命全周期服務網絡,培養兼具人文關懷與專業技能的民生守護者。學校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産教融合為主線,推動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在服務國家戰略、增進民生福祉中彰顯職業教育 “大有可為” 的時代價值。

 

【糾錯】 【責任編輯: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