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用可再生能源守護地球的綠色未來-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4/23 11:29:00
來源:新華網

世界地球日:用可再生能源守護地球的綠色未來

字體:

  新華社北京4月22日電 4月22日是第56個世界地球日,世界地球日官網發布的主題為“我們的能源,我們的星球”,呼籲人們利用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共同守護地球的綠色未來。

  在這場關乎人類和地球未來的能源革命中,中國正以創新實踐和開放合作,為全球綠色轉型注入強勁動力。

  這是2024年6月25日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州謝列克風電場拍攝的風機。新華社記者白雪騏攝

可再生能源: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路徑

  “我們的目標是到2030年將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加2倍。”世界地球日官網在介紹今年地球日主題時寫道,“我們呼籲每個人為家庭選擇明智的能源方案,並敦促各級政府、工業界和企業加快部署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被廣泛認為是最佳能源選擇。化石燃料是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而人類溫室氣體排放是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因素。相比而言,使用可再生能源可顯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這有助於應對氣候變化,並降低與氣候變化相關的熱浪、洪水、傳染病傳播等風險。

  2024年4月21日,在埃及南部阿斯旺省的本班光伏産業園,工人對光伏組件進行塵土清除工作。新華社發(艾哈邁德·戈馬攝)

  從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過渡還會帶來巨大的公共衞生效益。減少使用化石燃料有助於改善空氣質量,減少水源污染,進而降低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水污染相關疾病等的發病風險,減輕公共醫療負擔。

  從經濟角度看,發展可再生能源可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推動工業、運輸和農業等領域創新,加速技術進步,並在全球創造數以百萬計的新工作崗位。

  與此同時,經過數十年的成本控制和技術改進,可再生能源成本競爭力已逐漸顯現。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發布的《2023年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報告顯示,2023年,有81%的新增可再生能源在成本上低於化石燃料替代品。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有助於降低能源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為每個人提供可負擔得起的電力。

  這是2025年3月17日在尼泊爾中北部拉蘇瓦縣拍攝的三金考拉水電站大壩。新華社發(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供圖)

中國:推動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重要力量

  全球許多國家正在積極開發可再生能源。當前,肯尼亞地熱發電佔其總發電量的近一半,丹麥超過50%的電力來自風力渦輪機,巴西2023年發電總量的近68%來自水力,澳大利亞約三分之一的家庭使用太陽能……

  這是2024年9月9日在肯尼亞納庫魯郡拍攝的索西安地熱電站(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韓旭攝

  中國更是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重要力量。英國能源智庫“未燒盡的煤”今年4月發布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實現創紀錄增長,助推清潔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發電量在全球發電總量中佔比超過40%。2024年全球太陽能和風能發電增量一半以上來自中國。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西蒙·斯蒂爾今年3月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中國在推動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方面發揮着關鍵作用。他説,作為太陽能和風能裝機容量世界第一的國家,中國現有太陽能裝機規模已超過美國與日本兩國總和,而美國和日本分別是太陽能裝機容量第二和第三大的國家。中國的成就令世界矚目。

  2024年9月24日,在德國漢堡國際風能展中國中車展區,工作人員為參觀者講解沙盤模型。新華社記者杜哲宇攝

  如今的中國,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2025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周年,中國在今年的世界地球日以“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宣傳主題,進一步動員全社會保護地球家園,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跨越國界:綠色發展是全球共同機遇

  中國在持續推進自身能源轉型的同時,也是全球能源轉型的重要推動者,多年來通過廣泛的國際合作,為全球綠色發展注入中國動力。

  這是2024年8月20日在南非北開普省拍攝的由中國電建集團山東電建三公司承建的南非紅石100兆瓦塔式熔鹽光熱電站項目(無人機照片)。該項目是撒哈拉以南非洲首個塔式熔鹽光熱電站項目,也是南非最大可再生能源投資項目之一。新華社記者張譽東攝

  中國持續推動“一帶一路”綠色能源合作,積極幫助發展中國家建設風電、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項目,顯著加速了許多發展中國家的能源轉型。此外,中國還通過技術創新等方式幫助降低可再生能源成本。國際可再生能源署數據顯示,近年來全球風電和光伏發電項目平均度電成本大幅下降,這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中國貢獻。

  以“非洲光帶”項目為例,自2023年9月宣布實施該項目以來,中國已經與布隆迪、乍得等非洲國家簽署合作協議,利用中國光伏産業優勢,幫助非洲數萬家庭解決用電難題,助力其實現綠色低碳發展。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邁克爾·斯彭斯&&,中國的低成本先進産品和技術可以加速其他地區的綠色轉型,包括高收入國家在內都會從中受益。東盟秘書長高金洪今年4月告訴新華社記者,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及電動汽車應用對華合作對實現東盟可持續發展目標至關重要。

  這是2024年3月5日拍攝的泰國孔敬府烏汶叻水面漂浮光伏電站。由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國際合作有限公司承包建設的泰國孔敬府烏汶叻水面漂浮光伏電站5日並網發電,助力泰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新華社記者林昊攝

  加快能源綠色低碳發展是全球的共同機遇。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中國的能源轉型》白皮書指出,中國願與國際社會一道,面向更廣闊的領域,共同探索造福人類的新型能源,共創可持續的能源未來。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2025年世界地球日到來之際指出,地球母親“正在發燒”,可再生能源比化石燃料替代品更便宜、更健康、更安全,希望各國採取行動,“努力讓2025年成為我們恢復地球母親健康的一年”。

【糾錯】 【責任編輯:高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