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農業産業互聯網 賦能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吉林省吉科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發展紀實-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1/26 16:56:28
來源:新華網

打造農業産業互聯網 賦能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吉林省吉科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發展紀實

字體:

  長白山下,松花江畔,肥沃的黑土地上,一個産業互聯網和數字賦能企業正迅速成長為鄉村振興領域的“黑馬”。

  位於長春市地標建築海容廣場大廈B座37樓的吉林省吉科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個擁有465名員工、在14個省會城市設有區域總部、年營業收入近4億元的擬上市企業。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王春發,作為吉林省“長白英才計劃”經營管理領軍人才稱號獲得者,行業領軍企業的掌門人,帶領公司快速成長為我國食品安全、智慧農業和現代農業産業園領域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踔厲奮發,從黑土地走出的“小巨人”

  2017年8月,懷揣“食安天下”夢想的王春發創辦了吉林省吉科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公司以構建産業互聯網和數字生態鏈,賦能農業全産業鏈、供應鏈提質增效,促進強農富民和鄉村振興。相關技術和産品已在山西、廣西、江西、江蘇、遼寧、黑龍江等地推廣應用,為保障農産品質量安全、發展縣域富民産業、賦能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一系列高質量解決方案。

  沿着做“做數字經濟領軍企業”的願景,吉科軟公司創新互聯網+農業發展模式,深耕智慧農業、智慧食安、智慧城市、互聯網金融等業務創新,公司已由傳統軟體開發與集成的創新型小微企業,發展成為在國內擁有核心、領先技術的産業互聯網和數字化軟體研發、項目規劃設計、實施運維服務“一站式”解決方案提供商。王春發介紹説,這一切得益於5G、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數字孿生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廣泛應用,得益於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得益於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而真正拉動公司高質、高效、高速發展的引擎,是我們選擇了食品安全、智慧農業和鄉村振興賽道,構建全流程追溯、全流程監管、全流程服務産業互聯網生態鏈,與農業生産經營主體一道,共同推動海量數據應用和價值開發,共同推動數字技術、應用場景、商業模式和治理體系協同創新,共同推動農業産業生態和數字生態協同優化,構建農業産業互聯網命運共同體。

  2022年以來,公司先後被工信部認定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其後由公司研發和承建的“冷鏈倉儲及冷鏈物流智慧化建設項目”被工信部認定為大數據産業發展試點示範項目、“食藥産業全流程可追溯項目”被認定為區塊鏈典型應用案例、“畜産品質量安全追溯項目”被認定為物聯網賦能行業發展典型案例、“智慧物流解決方案”被認定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典型産品和解決方案。目前,公司已完成A、B輪股權融資,力爭2026年進軍主板市場。

  捍衛“食安”,守護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事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民生所依,民心所盼。吉科軟公司建立農産品質量安全內循環生態鏈,用一個個真實案例,探索出以智慧監管捍衛食品安全的成功路徑。

  ——在生産環節,全過程採集農産品、畜産品、林産品、水産品生産流通全鏈條數據,運用區塊鏈防偽技術,由生産主體通過電子出證系統開具電子合格證,做到“一證一碼”,合格證和追溯信息“二碼合一”,實現質量安全“源頭可溯”,壓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

  ——在運輸環節,公司應用網﹢雲﹢端﹢AI﹢大數據等技術,搭建冷鏈倉儲及冷鏈運輸智慧化監管&&,對各類農産品集採、預冷、分選、加工、冷藏、發貨、檢測、消毒等進行智慧監管,每出售一單農産品,都附有追溯小票,支持消費者進行産品溯源和在線復購。

  ——在銷售環節,公司研發的農批、農貿智慧化監管&&,由數據可視化&&、一體機查詢、經營誠信、客流分析等九大系統構成,輔以智能溯源電子秤、農殘快檢儀等設備,完成農批農貿市場索證索票、進貨查驗、農殘檢測、質量追溯等數字化監管,保障“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安全。

  ——在消費環節,建設智慧校園食品安全監管&&,落實“陽光采購”“明廚亮灶”和“AI後廚”監管,保障校園師生飲食安全。公司在各地建設的校園食品智慧監管&&,可全程記錄校園採購品種、數量、儲存、加工、製作、配送、就餐、陪餐、留樣和餐廚環境,以及外來生物入侵、非工作人員進入和超過保質期的産品,智能監控設備可實時預警,將來源不明産品、過期霉變食材、不合格肉類産品等不安全食品擋在了校園門外,將不規範、不衞生食品加工製作行為置於“陽光”之下。

  &&強農,釋放“小巨人”大能量

  “作為吉林本土科技企業,賦能強農富民、助力鄉村振興、繁榮縣域經濟始終是吉科軟公司的不懈追求,也是公司打造農業産業互聯網生態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幾年來,王春發帶領團隊走訪了國內140余個縣、鄉、村,分析農業現狀,了解農民需求,探索數字化與産業化相融相生、相輔相成的實現路徑。

  ——智慧農業模式助力吉林省“千億斤糧食”産能建設工程。梨樹縣作為黑土地保護示範縣,所應用的農業大數據可視化系統、農田環境智能監測系統、物聯網管理應用系統、農機作業遠程監測系統、基礎信息管理系統和農業ERP管理系統,就是吉科軟公司開發的。系統通過衛星遙感、無人機、環境監測站、農機自動化駕駛等設備,構建天空地機人一體化管理體系,打造可複製、可推廣的高産高效、資源節約、生態環保農業發展模式,實現綠色興農、質量興農和品牌興農。目前,系統已在梨樹縣盧偉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宏旺農機專業合作社、鳳凰山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投入使用,覆蓋農田面積13700畝、500余農戶。各專業合作社自然情況、産業布局、水文測報、氣象預警、土壤修復、環境監測均實現數字化管理。據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盧偉介紹,通過去年的實踐,數字種植使勞動生産率提高60%左右,單位面積産量提高12%左右,水、肥、藥等投入品使用下降15%左右,在黑土地保護、提高糧食産量、增加農民收入方面起了示範帶動作用,為全國數字農業發展提供了可借鑒樣板。

  ——智慧養殖模式助力吉林省“秸稈變肉”暨千萬頭肉牛建設工程。吉林省龍井市入選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創建名單,為加快延邊黃牛集群化、綠色化、智慧化發展,龍井市應用吉科軟公司開發的黃牛養殖現代農業産業園智慧管理&&,實現了從飼料種植、種源、養殖、環境、防疫、運輸、屠宰到直營店銷售的全鏈條可視化、智能化管理,每頭牛都佩戴智能耳標、智能項圈等設備,並有自己的“電子身份證”,養殖戶通過手機小程序掌握黃牛的養殖、健康、免疫診療等信息數據,完成對圈舍環境、牛只盤點、自動稱重分群等環節的遠程管理,借助資源轉化設備,將糞污廢棄物加工轉化成有機肥料,形成“畜禽養殖—糞污加工—資源利用”生態循環模式。

  ——數字鄉村模式為鄉村振興提供綜合解決方案。2020年10月,吉林省和龍市首批入選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圍繞整體推動和龍鄉村振興,吉科軟公司結合和龍資源稟賦、基礎條件和發展目標,為和龍搭建了數字鄉村大數據決策&&,建設了資源支撐、産業發展、鄉村治理、社會監管、公共服務等數字化管理體系,完成區域內4萬畝水稻種植基地、1500畝人參靈芝種植基地、260個桑黃等經濟作物溫室大棚、10家肉牛養殖場、6個人居環境試點等數字化項目建設,試點鄉村呈現産業興、環境美、農民富的喜人局面。

  ——“互聯網+電商”模式促進農産品出村進城。公司搭建的“追溯管家”電商&&,為農産品提供網上交易、直播帶貨、電子支付、物流管理等服務,支持本地優質、特色産品參與國內國際大循環。白山市泓泰山野菜有限公司種植蔬菜、草莓、猴腿菜、大葉芹和刺嫩芽等山野菜,工作人員使用手機,就可實時監測和控制氣象、溫度、水肥、病蟲害和果蔬生長情況,採摘後經過農殘檢測和按品種、批次開具農産品承諾達標合格證,就可以在線直播銷售。今年,由於産品攜帶可追溯標識,打出了自己的品牌,106畝地的15種山野菜還沒採摘完就賣沒了,優質優價,收入比往年高很多。看手機幹農活的人越來越多,數字經濟加快了鄉村振興步伐。

  ——“科技+金融”模式破解養殖戶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資金不足是影響畜牧業發展的“瓶頸”,為優化“科技+金融”畜牧業發展模式,吉科軟公司經過近3年的探索,與金融部門合作,搭建的智慧養殖金融監管&&,24小時全天候現場視頻監控和實時預警,為銀行、保險、擔保機構提供“活體抵押”在線監管數據,金融部門通過&&完成盡調、評估、審查、審批、簽約等手續,在線對養殖戶提供金融授信、信貸發放和金融結算等服務,為養殖業做大做強,進行智慧監管和金融服務雙重賦能。

  以夢為馬,再展“小巨人”新作為

  為實現到本世紀中葉建設農業強國的目標,吉科軟公司積極探索強農富民新路徑,以建設現代農業産業園為載體,搭建産業園SMSP供銷服務、WMS倉儲管理、CPM營銷管理、PPS生産加工、TS溯源服務、QCS質量管控、LDS物流調度等數字化&&和系統,為園區提供農業全産業鏈、全供應鏈的智慧管理和服務,提高網絡協同效應和産業競爭力,打造現代農業産業園示範標杆。

  目前,産業園已在山東、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落地。山東省寧陽縣現代農業融合示範園,以産業互聯為依託,以“政府+企業+合作社”模式,構建“標準化生産+統一收購+矩陣式營銷+全流程追溯”産業鏈條,通過科學化指導、智慧化賦能、訂單化生産、定制化創新、全周期管理、數智化營銷等手段,從農産品選品、營銷和品牌策略等方面,為農産品提供遴選、採購、産銷對接、渠道推廣等多種服務,將當地優質農産品推向全國市場,實現農産品從“産銷對接”到“産消對接”,做到優質優價,帶動了當地特色産業集聚,增加了農民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

【糾錯】 【責任編輯:劉一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