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城市交通運輸中心主任程世東做客“共享出行大家説”訪談欄目,立足交通産業結構視角,解析私人交通出行方式的新變化與新特徵,闡述了當前城市交通資源和交通管理所面臨的挑戰,進而指出電動自行車治理的新思路。
程世東指出,兩輪機動化已成為中國特有的出行模式,電動自行車作為國人的重要交通工具,其數量已超小汽車。電動自行車在道路佔用和能源資源使用方面展現出更高的集約性和使用效率。在電動自行車時代,有必要重新調整汽車、公交車、兩輪車的道路資源分配,以實現道路資源的更合理利用。
然而,私人電動自行車的發展也面臨着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公共秩序等問題。交通安全事故主要源於騎行者未嚴格遵守交通法規,因此加強騎行人的管理、保障車輛産品質量成為核心抓手。在消防安全方面,提高電池和充電器的産品質量、將充電場所從室內轉向戶外是減少消防事故的有效途徑。而在公共秩序方面,應增加停放點位、擴大停放區域,以確保停車有位。
他認為,相較於私人電動自行車,共享電動自行車在多個方面展現出明顯優勢。首先,現有共享電單車均符合國標要求,騎行速度可控制在規定範圍內。其次,通過定位技術和軌跡技術,可以有效判斷騎行者是否闖紅燈、是否逆行等違規行為。在消防安全方面,共享電單車的電池質量更有保障,且集中充電方式使其消防安全系數高於私人電單車。此外,在停放秩序方面,電子圍欄和白線框等技術的應用使得共享電單車的停放更加有序。
程世東&&,城市管理經驗表明,只要政企做好配合,共享電動自行車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以及停放秩序等方面均表現出明顯優勢。“共享”或許是解決電動自行車治理問題的優選方案,其管理模式值得借鑒和推廣。(高海英)
【糾錯】 【責任編輯: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