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砍刀,背背一簍柴,從小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的付天,每逢假期,便拿上幹活的裝備,砍柴、背柴、背糞、喂豬、鋤地……開啟和爺爺、奶奶“搶活”的假期生活。
2024年寒假期間,19歲的付天為了給爺爺奶奶準備好夏天燒的柴,每天早上八點起床,到下午六點結束,到山上尋找枯樹砍下枝幹做柴火。他抓住假期的尾巴,為爺爺奶奶準備好了700斤幹柴。他説:“雖然村子裏早已用上電,但老人出於習慣會時不時燒柴,我沒什麼大本事,只是把爺爺奶奶夏天燒的柴給準備好了”。
付天小的時候,父親就離開他在外打工,後來父親又和母親離了婚,因此,付天小時候一直跟着爺爺奶奶生活。小學時爺爺、奶奶每天早上都會很早起來照顧他上學,生病的時候也是爺爺、奶奶去學校背着他回家,撫養他長大特別辛苦。2023年,付天的父親幹活時腿被摔斷,讓這個家庭雪上加霜,但付天從未有過抱怨,而是心懷感恩,頑強面對。
付天懂事、感恩且自立,在昆明讀書,離家遠了,想著年邁的爺爺、奶奶和病痛中的父親,想著家庭收入的拮據,為補貼家用,付天利用課餘時間和暑假去打工補貼家用,幫商家發宣傳單、洗碗、洗衣服……“只要能掙錢,減輕家裏的負擔,苦點累點我都不怕。”
付天在學校刻苦學習專業知識,苦練專業技能;利用課餘時間勤工儉學,做到經濟上獨立;積極參加各種活動鍛煉自己,還樂於幫助其他同學。“今後出學校以後要回到家鄉幫助更多的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付天説,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爺爺奶奶過上好日子,圓爺爺、奶奶“去天安門”的夢。(中共昭通市委宣傳部)
【糾錯】 【責任編輯:趙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