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人回鄉,産業興旺。十餘年間,海洋村發生了巨變。走進武漢市江夏區湖泗街海洋村,遠處竹林青翠,近旁花木扶疏,鄉村綠道串聯起一棟棟特色民宿,成為游客尋覓鄉愁的“詩和遠方”。
今年59歲的楊馳升,出生在江夏區湖泗街海洋村,是村裏第一個大學生。從家鄉走出去之後,他在北京打拼多年。
“當我回到家鄉,看到我們村還這麼窮,村裏還有這麼多留守老人,我就想必須回來做點事情。”楊馳升説,2010年,他回鄉探親,看到家鄉破敗不堪,心裏很不是滋味。懷着對家鄉的熱愛,2011年,他回到家鄉投資創業,流轉了近5000畝土地打算發展産業。
海洋村版圖面積5831畝,總人口1500多人,地處江夏、大冶、咸寧三地交界處,曾是武漢市一個偏遠貧窮的村莊,村集體債&高築,村莊破敗不堪,鄉村活力盡失。
“回海洋村做什麼呢?做有機蔬菜,虧了幾十萬;種水果,離城區太遠不好賣;養泥鰍,被鳥給吃了……”楊馳升説,一開始,他的返鄉創業之路並不順利。
雖然經歷了失敗,但楊馳升並不氣餒。“海洋村自然環境優美,村裏竹林茂密,還有祖輩留下來的上百年的大樹。”楊馳升説,海洋村是個很美的地方,他當時就想把村裏良好的生態資源利用起來,通過建設民宿,打造美麗鄉村,實現農旅融合,找到一條適合海洋村的産業振興路徑。
十餘年間,楊馳升返鄉“砸錢”創業,打造高端民宿,發展生態農業。遵循修舊如舊原則,租改村民15棟農房,興建7棟民房,發展特色民宿,配套建設了有機農場、動物樂園、生態綠道,治理村莊污水,推行垃圾分類,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吸引武漢、鄂州、黃石、咸寧等地游客紛紛前來打卡。每到周末,海洋村民宿經常爆滿。如今,海洋村年均接待游客達30000多人。
隨着鄉村産業的發展,海洋村村民有了更多就業崗位,也增加了家庭收入。每年支付村民土地和房屋租金118萬元,帶動當地及周邊農民獲得打工收入600余萬元,戶均增收近萬元。十年來,海洋村村民人均年收入由不足7000元增加到30000多元。(推薦單位:中共武漢市江夏區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