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優秀小康村”“江蘇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先進村”“江蘇省文明村” ……一項項閃亮的榮譽勾勒出蘇州市張家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楊舍鎮)農聯村的幸福模樣。27年前,農聯村黨委書記、村主任趙建軍從企業家“跨界”而來,在基層紮下根。27年間,他寫下近7000篇民情日記,把好事、實事都落實到每一個村民身上,帶領全村幹部群眾搶抓機遇、共同致富。如今,窮困小鄉村崛起成村級可用資金超1億元,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 6.3 萬元的富裕村。
1996年,時任企業董事長的趙建軍到經濟薄弱的農聯村任村書記,望著父老鄉親期待的眼神,他暗下決心:“一人富不算富,一定要讓鄉鄰們都過上好日子!”。
27年來,趙建軍帶領農聯村大力推進鄉鎮企業發展、民營經濟騰飛、城鄉一體化建設和創新綠色發展,減少“散亂污”和低效能企業的物業性收入,探索出一條富有“農聯”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村級可用資金以年均10%的增長率穩步提升,2022年村級可用資金突破1億元,村民人均收入突破6.3萬元。
趙建軍聚焦老百姓的急難愁盼,每年都將可用資金的2/5用於改善民生,構建“生、幼、學、醫、老、故”全覆蓋的村民福利體系,從2004年開始,農聯村累計發放1.03億元老年福利費,惠及20375人次;發放各類獎學金472萬元,助力400位學子求學成長;近6年來發放大病醫療救助1291萬元,讓838戶家庭擺脫因病致貧。如今的農聯村房屋有致、道路整潔,學校、醫院、公園等配套設施應有盡有,百姓的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鄉村振興有了面子,更要有裏子。27年來,趙建軍始終堅持“致富更要立德”,推進文明鄉風建設,致力讓農聯村百姓成為文明村民,發揮村民福利的杠桿作用,不斷提升村民文明素養。“農村是充滿希望的田野,也是幹事創業的廣闊舞&。”趙建軍説。(推薦單位:中共江蘇省委網信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