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獻志願者:把生命之光傳遞下去-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4/06 11:08:24
來源:新華網

器官捐獻志願者:把生命之光傳遞下去

字體:

  新華社銀川4月5日電(記者馬麗娟)清明節前夕,46歲的胡正升專程從老家驅車400多公里,來到位于寧夏銀川市的寧夏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紀念園,在捐獻紀念碑前莊重鞠躬,獻上一束白色菊花。

  4月4日,寧夏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紀念園內,人們在捐獻紀念碑前獻上菊花。新華社記者 馬麗娟 攝

  胡正升是一位基層民警,曾受病毒性角膜炎折磨十多年,幾近失明。去年3月,一對陌生人捐獻的眼角膜讓他重獲視力。今年,得知寧夏將舉行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緬懷紀念活動,他向單位請了一天假連夜趕來。

  “我不知道捐獻者是誰,但我很想表達感謝。”胡正升説。看到紀念碑上密密麻麻的捐獻者姓名,他很受觸動,現場登記成為一名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我是受助者,更有義務和責任加入這個群體,把生命之光傳遞下去。”

  “提高捐獻率,首先需要普及捐獻理念。”寧夏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趙虎説,得益于近年來各方宣傳,很多人開始重新審視生命,自願捐獻遺體和人體器官正在被越來越多人接受。

  4月4日,寧夏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紀念園內,人們為捐獻者默哀。新華社記者 馬麗娟 攝

  “寧夏最近兩年志願登記捐獻的人數,比前5年累計登記的人數都多。”趙虎説,志願登記捐獻雖然只是一種意願表達,可以隨時取消,想要完成捐獻還需要經過嚴格的醫學評估,以及直係親屬共同簽字確認,但這個行為本身已在人們心中播下了捐獻的種子。

  寧夏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紀念園。 新華社記者 馬麗娟 攝

  活動現場,一對來自銀川市賀蘭縣的夫婦穿著雨披,並肩佇立在捐獻紀念碑前,聆聽志願者誦讀祭文,雨水打濕了手中的菊花。夫婦二人都是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 

  丈夫李旭東是寧夏最早登記捐獻的一批志願者之一。在捐獻意願那一欄,他同時勾選了“人體器官”“眼角膜”“人體組織”“遺體”四項。在他的影響下,妻子2020年也登記志願捐獻。

  “人在世上走一遭,死後塵歸塵、土歸土,我們普通老百姓也許做不了多大貢獻,只希望盡自己一份力,能留一點善念在人間。”李旭東説。

  紀念園裏,前來緬懷的人們在捐獻者家屬和受捐者及家屬共同栽種的“生命之樹”上,係上祈福牌,寄托哀思。

【糾錯】 【責任編輯:趙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