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迎做客“守護行動”碳中和科普活動特別節目——“碳中和名家大講堂”,就中國實現碳中和的決心與挑戰等問題接受新華網專訪。
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可持續發展帶來嚴重威脅,以碳中和為目標的國際進程已經開啟,促進綠色低碳發展轉型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各國需要“因地制宜”尋找自己的碳中和之路。

陳迎&&,中國作為發展中大國實現碳中和儘管面臨很多挑戰,例如當前我國的産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中煤炭的佔比偏重等,但我們更要看到碳中和時代將帶來的經濟社會系統的深刻變革和重大發展機遇,中國必須堅定信心,把握機遇,迎接挑戰。

圖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迎(左)做客新華網演播室接受採訪。李然 攝
“守護行動”碳中和科普活動是由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生態保護修復司指導;國家氣候中心、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華風氣象傳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騰訊主辦;中國天氣網、騰訊SSV碳中和實驗室承辦的大型科普活動。此次活動通過多種形式和角度的科普內容,增強公眾對於氣候變化與碳達峰、碳中和的認識,倡導“綠色低碳全民行動”的實施。
本期“碳中和名家大講堂”是本系列的第六期節目。

碳中和大講堂|中國氣象局原副局長宇如聰:面向碳中和 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碳中和名家大講堂|IPCC第一工作組聯合主席翟盤茂:全球氣候變化的原因和影響
碳中和名家大講堂|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副司長張興贏:氣候變化監測與評估
【糾錯】 【責任編輯:趙碧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