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用善舉點亮這個春天——“中國網事·感動2022”一季度人物群像掃描-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4/08 14:33:23
來源:新華網

他們用善舉點亮這個春天——“中國網事·感動2022”一季度人物群像掃描

字體:

  新華社北京4月8日電(記者葉心可)8日,“中國網事·感動2022”一季度網絡感動人物評選結果揭曉。他們有的數十年如一日,堅持為需要幫助的人奔走忙碌;有的在危急時挺身而出,展現出超越常人的勇氣和擔當;有的不畏艱難困苦,將溫暖和愛傳遞給身邊的人……他們用善舉點亮了這個春天。

  勇擔使命,他們為弱者撐起一把傘

  ——“我無法接受這些未成年人就此沉淪,他們的人生還有無限可能!”

  雲南省臨滄市臨翔區人民檢察院的檢察官李邦紅不僅組建了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室,還把業余時間都花在了未成年人法治志願服務上,“5+2”“白加黑”是她工作的常態。“她隨時會接到那些小孩的電話、資訊,有時候甚至在深夜直接去找她們”,丈夫心疼但也很理解她。

  為幫助受害未成年人回歸學校和社會,李邦紅自學獲得“高級心理咨詢師”證書,還組織建立未成年人一站式保護關愛中心、未成年人觀護幫教基地、未成年人鄉村振興社會實踐基地、未成年人法律維權服務點,孩子們親切地稱呼她“未檢大姐姐”。

  ——“我要好好活,還要帶著殘疾朋友好好生活!”

  身殘志堅的“山村助殘人”謝向前一心為殘疾人謀出路。2014年,他自籌數萬元資金,成立了長沙市上善助殘服務中心,八年間開展了殘障幫扶活動700余次,精準幫扶5000余人,為30余名殘障人士提供長期托養服務,對300余戶殘障家庭進行結對幫扶,為50余名殘障人士提供就業機會,用雙手為殘障人撐起一片藍天。

  ——“生命不息、扶貧不止”,他是永不言倦的“扶貧狀元”

  2005年退休的陳開枝曾任廣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政協主席,他從1996年起擔任廣州市對口幫扶百色領導小組組長,至今已連續對百色幫扶25年。他累計到百色扶貧119次,個人捐款累計66萬元,在扶貧路上三次受傷。

  這些年來,陳開枝積極牽線搭橋共募集資金6億多元,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8萬多人,為246所學校改善辦學條件,獎勵教師16300多名,資助困難教師360多名。扶貧先扶智,這位永不言倦的“扶貧狀元”一直走在扶貧路上。

  不畏艱險,危急時他們伸出援助之手

  ——她在萬米高空書寫醫護人員的使命與擔當

  2月14日,從三亞返回成都的航班上,一名女乘客羊水破裂即將生産,急需醫護人員。機上乘客、肝膽科護士劉媛聽到後立馬上前查看情況,對産婦進行詢問和檢查。在機組成員用毛毯搭建起的“臨時産房”裏,她一邊安撫産婦調整呼吸,一邊給她按摩減少疼痛感,協助她産下孩子。劉媛第一時間給母子進行了緊急處理,飛機落地後,産婦和孩子被送到當地醫院,母子平安。

  雖沒有接生經歷,但劉媛在緊急時刻勇挑重擔,化身“空中天使”為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救人一秒都不能耽誤。”

  2月12日下午3時許,湖北省天門市黃潭鎮,70歲的彭傳林在河堤附近整理菜地時突然聽到呼救聲,竟是同村婦女的孫子落水了。顧不上脫掉衣服,這位老人立即跳進水裏,用盡全身力氣抱起孩子上岸,俯身按壓小孩胸部、做人工呼吸,孩子最終轉危為安。

  當孩子一家人專程到彭傳林家裏道謝時,彭傳林自豪地笑道:“我們當兵的,就是什麼都會,急救是我拿手的事兒。”他還説,自己受黨的教育多年,危急關頭救人,這是本能反應。盡管當時救人心切,衣服全濕透,褲子被劃破,但彭傳林毫無怨言。

  —— “來,把孩子交給我!”

  2021年12月10日上午,武漢一戶三樓居民家中起火,火勢太大,當事居民一家三口欲從陽臺上逃生。正當他們一籌莫展之時,只見一個快遞小哥徒手攀爬上二樓,用左手勾住窗沿,右手堅定地伸向了三樓陽臺,“來,把孩子交給我!”兩位大人立馬拎起小孩向樓下送去,一條英雄的手臂,牢牢摟住孩子的身體,將其安全地送進了二樓屋內。隨後小哥還幫助另外兩名大人安全逃生。

  這位快遞小哥名叫張裕,多年前曾在江西南昌的武警某部服役,練過兵,抗過洪。事後他才發現崴到了左腳。當天下午,他還繼續在小區到府收件,直到晚上回家後,他才有時間在腳上涂藥消腫。

  ——情況危急,他飛奔救下年輕生命

  1月24日下午,外賣小哥羅蟲董在取餐途中經過瀘州市沱江一橋時,發現一名年輕女子抱著一個嬰兒在橋上徘徊,女子將嬰兒放在地上,轉身攀爬橋上的護欄。眼見情況危急,羅蟲董急忙剎車,踉蹌著跨過橋路之間的護欄,飛奔上前將女子從護欄拉下,並將其緊緊抓住。直到交警趕到,羅蟲董這才放下心來,悄悄離開了現場繼續取餐。羅蟲董説,這是他第一次救人,如果以後遇到這樣的事,他還會出手救人。

  堅守向善,他們傳遞愛與溫暖

  ——照顧流浪聾啞人12年後,他幫他找回了親人

  12年前,27歲的湖北老河口市小夥陳小峰,在街頭偶遇一個流浪的聾啞人,將他帶回家中悉心照顧,見他比自己年長很多,便稱他為“啞叔”。為啞叔治病,他花光積蓄。為掙錢養家,他和啞叔一起住窩棚養雞創業,他早已把啞叔當作親人。陳小峰時刻不忘為啞叔尋找親人,12年後,終于在警方的幫助下找到了啞叔在河北的親人。離別當天,啞叔圍著院子走了一圈又一圈。吃飯時,啞叔突然放下碗對著陳小峰跪地磕頭。啞叔曾用外甥的手機和陳小峰視頻連線,打著手勢“説”:謝謝你,大恩人!

  ——“為自己活著是單調的,只有為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活著,生命才會豐富多彩。”

  24年來,嚴昌筠就像一塊“愛心磁鐵”,以個人影響力吸引2800多人加入志願服務行列,帶領多個公益組織扶貧濟弱。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之時,嚴昌筠帶領團隊,募集了價值1000多萬元的物資,其中口罩28萬多只,呼吸機、血氧儀等醫療儀器500多臺,核酸檢測盒2000多個。他還帶領團隊承接海外捐贈物資第三方監管的工作,參與督導海外捐贈物資達4000多萬件。

  ——“借眼”備課,他用信念堅守鄉村講臺

  淩晨4點多,50歲的盧文建就拄著盲杖,走向3裏多外的河南虞城縣站集鎮第三初級中學。

  早年因為發高燒加上用眼過度,他的右眼完全失明,而左眼也僅剩0.01的視力。醫生勸他放棄教學,他一度萬念俱灰。妻子和學生們鼓勵他,説可以幫忙讀課本,不耽誤教學。下定決心後,他開始了“借眼”備課的教師生涯。

  看不清學生,他便用撲克牌抽簽的方式,隨機點名提問。為了吸引學生注意力,他還將教材內容編成順口溜和快板書,在課堂上唱出來,深受學生喜愛。他深知農村孩子堅持上學的不易,便自掏腰包設立“助夢獎”,讓學生嘗到進步的甜頭。即便目不能視,盧文建仍堅守鄉村講臺,為農村孩子們傳授知識,更是身體力行地向他們傳遞勇氣和信念。

【糾錯】 【責任編輯:申釘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