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互聯網城魅力何在?

2025-10-22 13:19:02 來源: 《環球》雜誌

2024年10月17日,在阿聯酋迪拜,參觀者在第 44 屆海灣信息和通信技術展現場參觀

文/《環球》雜誌記者 溫新年 趙丹亮(發自迪拜)

編輯/馬琼

  在迪拜著名的朱美拉區,現代化的摩天大樓鱗次櫛比,椰林與海風穿行其中。這裡坐落着中東地區最具影響力的科技與創新中心——迪拜互聯網城。

  走進這片充滿未來感的園區,你會看到微軟、甲骨文、思科、IBM、戴爾、惠普、亞馬遜、Meta、谷歌等全球科技巨頭的區域總部,企業標識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道路兩側的廣告牌,展示着最新的人工智能應用、雲計算服務與智慧城市解決方案;來自世界各地的程序員、工程師、數據分析師與創業者匯聚於此,在智能化辦公樓、共享空間和創新實驗室之間往來穿梭,推動了一項又一項新技術在中東落地生根……

  置身園區,仿佛進入一個“科技聯合國”,全球的創新力量正在這裡交匯融合。迪拜這個曾經的荒漠之地,如何演變成如今的跨國企業集聚地,迪拜互聯網城究竟有何吸引力?

前瞻戰略與政策驅動

  迪拜互聯網城之所以能成為科技企業集聚的熱土,離不開阿聯酋政府在政策和基礎設施上的支持。

  在阿聯酋國家發展藍圖中,“後石油時代”早就不是一個遙遠概念,而被清晰地寫入國家政策文件。2010年,阿聯酋便推出《阿布扎比2030經濟願景》,明確提出“能源之外的多元化經濟”。這之後,迪拜政府先後發布《迪拜數字戰略》《迪拜區塊鏈戰略》《迪拜元宇宙戰略》,逐步將科技産業確立為未來經濟增長的支柱。

  阿聯酋政府在尋求經濟多元化的過程中,明確將數字經濟、人工智能、區塊鏈和大數據等新興産業作為戰略重點。迪拜互聯網城自1999年成立,正是在這種頂層設計推動下逐步成長為中東地區最具影響力的科技自由區。經過20多年發展,佔地2.2平方公里的園區已聚集來自世界各地的5000多家科技企業,涵蓋軟體開發、雲計算、電子商務、金融科技、網絡安全等全産業鏈環節,不僅包含谷歌、微軟、亞馬遜、Meta等國際巨頭,也吸引了字節跳動、華為、阿里巴巴等中國企業深度布局。

  在政策導向上,政府不僅在早期通過免稅、100%外資持股、資本自由進出等優惠措施為互聯網城“築巢引鳳”,更在後續不斷升級法規體系。例如,阿聯酋《國家人工智能戰略2031》明確提出,要將阿聯酋打造為全球AI應用和投資高地,而迪拜互聯網城正是這一戰略的核心落腳點。在政府引導下,園區企業能夠快速獲取AI研發資金、試點場景和政策便利,形成從實驗室到市場的暢通路徑。這些優惠政策為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此外,阿聯酋在立法上的靈活度也為互聯網城營造了開放包容的環境。在數據跨境傳輸、區塊鏈應用、虛擬資産監管等新興領域,政府敢於先行先試,使企業能夠搶佔創新先機。對比一些法規相對保守的市場,阿聯酋的制度創新為全球科技企業在中東落地提供了穩定預期。

  值得注意的是,迪拜還將互聯網城的發展與城市整體規劃緊密結合。無論是迪拜未來博物館的建成,還是“智慧迪拜2021”戰略的實施,都在城市生活、政府治理和商業運作層面全面植入數字化理念。互聯網城並非孤立存在,而是與金融城、媒體城、知識村等相鄰區域形成互補共生的格局。這種政策協同極大提升了園區的綜合競爭力。

  在全球能源轉型的背景下,阿聯酋通過互聯網城傳遞出十分明確的信號:石油並非未來唯一的經濟支柱,數字經濟和知識密集型産業將成為國家新的增長引擎。互聯網城作為政策試驗田,正不斷展現阿聯酋“由資源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型”的堅定決心。正如迪拜互聯網城前任執行主席艾哈邁德·本·比亞特所説:“我們堅信,互聯網城不僅是企業的聚集地,更是創新思維的溫床。”

數字創新生態加速裂變

  如果説政策是互聯網城發展的制度保障,那麼完善的數字生態則是吸引企業的最大磁場。過去二十餘年,迪拜互聯網城通過“硬體+軟體”的雙重打造,逐漸形成完整的創新生態系統。

  在硬體層面,互聯網城提供世界一流的基礎設施:高速數據中心、國際級通信網絡、智能化辦公空間以及多語種支持服務。特別是在5G、雲計算和物聯網應用上,互聯網城率先在中東進行規模化落地,為企業創新創造了優越條件。迪拜政府甚至提出,到2030年實現90%以上的政府服務完全數字化,而園區企業正成為這一目標的核心驅動力。

  在軟體層面,互聯網城培育了濃厚的創業與合作氛圍。大量孵化器、加速器和風投基金在園區內外集聚,使初創企業能夠迅速獲得資金、導師指導和市場通道。例如,in5創新中心扮演“孵化器+加速器+共享&&”的角色,支持數百家初創公司成長。許多企業在互聯網城完成融資後,迅速進入海灣六國及更廣泛的中東和北非市場。

  這種生態效應帶動了人才聚集。互聯網城匯聚超過16萬名專業人士,形成高度國際化的人才社區。工程師、程序員、數據科學家與市場營銷人員在此互動交流,形成天然的“創新磁場”。由於阿聯酋本土人口有限,互聯網城在吸引國際人才方面政策靈活,推出長期簽證、黃金簽證等措施,讓高端人才能安心長期發展。

  更為重要的是,互聯網城正通過其“外溢效應”,將先進的技術、創新的商業模式和高素質的人才輻射至整個區域市場。作為阿聯酋對外科技合作的門戶,它不僅服務迪拜本地,還輻射整個中東和非洲。大量跨國公司將迪拜作為中東總部,再通過互聯網城拓展業務至沙特、埃及、肯尼亞等新興市場。這種“以點帶面”的效應正在加快形成覆蓋廣闊區域的數字經濟網絡。

  從發展趨勢看,互聯網城正在從單一的辦公空間升級為完整的創新生態&&。它不僅是企業落戶的物理空間,更是創新思想交流、跨界合作、資本流動和市場對接的“數字集市”。這種集市效應正是迪拜互聯網城持續吸引全球企業的關鍵所在。

  此外,迪拜互聯網城通過舉辦國際技術論壇、創新大賽、創業展覽,吸引全球創新資源匯聚。這些活動不僅為企業提供展示和交流的&&,也使中東成為全球科技創新交流的重要節點。

中國力量融入

  近年來,字節跳動、華為、阿里巴巴等中國企業紛紛入駐迪拜互聯網城,成為中阿數字合作的縮影。

  華為是最早進入阿聯酋市場的中國科技巨頭之一。依託互聯網城的區位與政策優勢,華為不僅在迪拜設立了中東和非洲總部,還建立了多個創新實驗室。其在5G、雲計算和智慧城市解決方案上的領先地位,與阿聯酋“智慧迪拜”戰略高度契合。華為承建的多項信息基礎設施項目,已成為阿聯酋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支撐。

  字節跳動的崛起,展現了中國互聯網公司在內容與&&層面的競爭力。隨着TikTok在中東地區下載量和用戶活躍度持續攀升,通過本地化內容創作、與政府和企業的合作,以及對用戶需求的深入理解,TikTok有潛力成為該地區數字營銷和內容創作的領導者。

  阿里巴巴則通過阿里雲積極拓展中東市場,迪拜互聯網城為其搭建起進入海灣市場的門戶,使其能為本地企業和政府提供大規模雲計算與大數據服務。在電商、物流和跨境支付等方面,阿里巴巴也與迪拜相關部門合作,推動了中東電商生態日益完善。

  在全球創新格局中,迪拜互聯網城的模式正為其他地區提供經驗借鑒。它以自由區政策為支撐,整合全球人才、資本和技術資源,使中東地區從資源依賴型經濟向創新型經濟轉型,並通過與國際知名企業合作,不斷提升整個區域在全球數字經濟網絡中的話語權。

  正如阿聯酋經濟評論員法赫德·薩利姆指出,石油曾讓阿聯酋走向世界,而互聯網城正在推動其邁向未來。

手機版